搜索

你需要找的内容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2023年本科教学工作十大亮点
发布时间:2024-01-12 09:56 作者:主站 点击率: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2023年本科教学工作

十大亮点



一、课程思政引领本科教学

牢记育人初心,完善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全覆盖的学科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六个抓手、八个支撑”的“1268”“三进”工作模式。2023年我校共获批“大思政教育”类市级教改3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名师)2个;我校师生参加第五届中华诵写讲大赛均获全国一等奖;荣获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国家级奖项7项;荣获重庆市“大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4项;荣获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奖2项。











二、成功召开第五届教学工作会

2023年6月9日,我校第五届教学工作会在渝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理事长万哨凯、校长李克勇,副校长王光明、杨海涛、奚正新、刘毅,校长助理季公关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部)、处室领导和教师、学生代表等共200余人出席本届教学工作会。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岳兴懋主持会议。大会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踔厉奋发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一主题展开。副校长刘毅对学校近年来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任务与举措等方面作了详尽的工作报告。大会表彰并奖励了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分别获得2万元奖励金、12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分别获得1万元的奖励金。10名教师获评“教学名师”、20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10名教学管理人员获评“教学管理先进个人”、5个学院(部)获评“优秀教学管理单位”。大会还评选出2023年校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12项。



 



三、纵深发展“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完善“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12月,顺利完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专家组本科课堂教学专项调研工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小森国际产业学院;与日本亚细亚学友会和东京工科自动车大学校共建海外教学实习基地;与北京中拉文化交流中心、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福州译国译民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游新闻、重庆市科教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重庆段氏服饰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在本学期的“教学实践周”中,全校共开展了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生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等170余项教学实践活动,平均每日的活动数量达30余项。




11.png




四、持续优化专业建设

以市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为抓手,夯实英语、俄语、西班牙语3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以市级特色专业国际汉语教育为基础,本年度新获批小学教育专业。葡萄牙语、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5个专业成功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积极申报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体育指导与管理3个新专业。2023年3月,我校顺利完成中英联合培养项目英国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机构认证工作,标志着我校受到了QAA的认可,对我校专业建设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png





五、稳步推进课程建设

强化课程育人,助推我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以市级一流课程建设为着眼点,积极推进一流外语在线开放课程,大思政课程、微课以及线上优质课程建设。2023年度,我校2门课程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批重庆市一流外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项目;2门课程获批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微课项目获重庆市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奖项3项;与超星、智慧树等平台深入合作,不断拓展线上优质课程建设。《国际人才英语》《大学语文》等5门课程上线学银在线、中教智慧课程平台等在线课程平台,开放共享。











六、深化拓展教学改革

在“聚焦教学”上下功夫,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的迭代升级。获批立项市级教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9项,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专项2项;立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2项、一般项目18项;6个校级教学团队完成终期考核。《进阶英语听力教程》等3部教材入选重庆市高校普通本科重点建设教材;《英汉笔译教程》等4部教材获批中国教育集团数字化教材建设项目。教师教学改革论文荣获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庆市外文学会优秀论文奖3项。












七、扎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坚持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基层教学组织为着力点,磨课堂、树典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本年度,教师在第五届中华诵写讲大赛、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外教社杯”全国高校日语教师微课大赛、重庆市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45余项。“英语低年级教研室”获评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交流大赛,推动智慧教学深入课堂。打破学院壁垒,共建“课程思政”双师课堂;校企合作,创新协同课堂新模式。





八、不断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23年,我校有165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43人被国外高校录取。强本固基,继续抓牢抓实外语类等级考试过级率。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为43.46%;法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为40.74%;俄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为68.97%;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为75%。

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聚力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赋能增效。本年度,学生在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2023春季征集大赛、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23年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0余项。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等工科类赛事中有所突破。












九、全面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建设。本年度修订并完善教学管理文件10余项,编写《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通过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承办中教集团“839学堂”2023年度教育教学序列培训,围绕评估评建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高校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实施与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准确把握合格评估要义,精心组织评建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等多个专题的学习。对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十、加快整合教学信息化资源

利用“智慧校园”建设优势,搭建在线平台,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慕课课程制作,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延展传统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线优质课程资源面向全体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共享,有力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目前已上线在线课程5门,其中《播音主持创作基础》累计选课人数近4000人,《大学语文》累计选课人数超过1000人。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组建融媒体实训中心(三期)、BIM实验室、图形设计室等实验实训平台。进一步完善强智教务系统、课时系统、教材管理系统、课程思政平台以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建设;开展“无纸化”考试试点工作,全面提升教学效能。








(图文供稿 |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