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需要找的内容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未来已来 │ 我校召开“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调研会
发布时间:2025-03-10 08:50 作者:主站 点击率: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编者按: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AI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为高等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号召,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智能教学平台和AI辅助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高效的学习体验。教师们也借助AI技术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效果,这些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AI技术在教育中的巨大潜力。

然而,AI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AI?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为此,我校不仅加强了对师生的AI技术培训,还积极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校长访谈:


问题1: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领域。您认为AI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李克勇校长: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核心在于它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首先,AI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提升学习效率。其次,AI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帮助教师减轻重复性工作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教学创新和学生培养。总的来说,AI技术的核心在于它让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


问题2:在推进AI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李克勇校长:在推进AI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应用的普及问题,如何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练使用AI工具,需要大量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此外,如何避免过度依赖AI工具,保持教育的“人文温度”,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AI技术应用能力;二是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平衡技术与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问题3:学校在推动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教育的人文关怀?

李克勇校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推动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技术与人文的平衡。AI技术确实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因此,我们在引入AI技术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

首先,我们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确保AI技术的应用不会削弱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情感连接。其次,我们通过课程设计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能关注社会问题,具备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我们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研究,探索如何在AI时代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双重目标——既提升教学效率,又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问题4:您认为AI技术在未来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学校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李克勇校长:AI技术在未来高等教育中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更加智能化。AI将深度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质量评价,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二是更加个性化。AI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三是更加协同化。AI技术将深化教学改革,从2025级新生开始进一步改革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开设以人工智能运用为基础的通识类课程,助力学生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在学生作业、论文写作、实践报告等方面,我们将积极探索AI技术的应用。如,学生可以使用AI辅助工具打磨“多模态”作业、进行文献检索与整合、重构语言实践场景,但同时强调学术规范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问题5:您对教师和学生在AI时代的教育教学有哪些期望和建议?

李克勇校长:希望老师们能够积极拥抱AI技术,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工具,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也希望教师们保持教育的初心,在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AI技术提升学习效率,但不要过度依赖。AI是工具,而不是替代品。大家在掌握AI技能的同时,要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兼具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总之,AI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以创新的精神拥抱未来,共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3月4日和6日,我校分别在渝北校区和綦江校区召开“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调研会。校长李克勇、副校长刘毅、党政办、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信息中心、人事处、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胡洪林主持。


图片1.png


图片2.png

(渝北校区)


图片3.png


图片4.png

(綦江校区)



会上,教务处处长胡洪林首先介绍了AI技术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他指出,AI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途径。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我校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信息中心主任李强详细讲解了学校智慧校园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各项功能。他还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阐述了AI如何为教与学带来智能化和便捷化的变革。

东方语学院陈强老师结合“教学之星”大赛经验,分享了AI工具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与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戴诗琪老师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为例,分享了AI技术在思政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西方语学院刘美烨同学总结了利用AI技术提升语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艺术学院冯丽娇同学肯定了AI技术对个人技能成长的加速作用,展现了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广阔前景。

随后,师生们围绕AI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如何将AI技术更好地赋能于课堂教学。教师们认为,AI为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出了AI可能导致的专业技能退化、人机关系失衡等问题。学生们则从学习效率提升与专业实践等方面分享了AI的应用案例,例如利用AI辅助语言学习、设计创作和数据分析等,展现了AI技术在不同专业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从学校政策、AI技术宣传与普及、师资培训、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划与建议。

副校长刘毅强调,AI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与学习,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鼓励学生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深入学习AI技术,提升学习效率与创新能力,同时避免过度依赖AI,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他对教师们的批判性思维和AI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表示肯定,认为AI技术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支撑,并鼓励教师继续探索AI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图片5.png


校长李克勇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教师对AI技术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应用,他指出,未来已来,面对AI时代的挑战,教师应不畏挑战、不断学习,积极拥抱AI,将AI融入教育教学,为学校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同时,他也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们在掌握AI技能的同时,夯实专业基础,成长为兼具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图片6.png




(供稿 |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