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需要找的内容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我校学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大爱传递“生命火种”
发布时间:2021-05-24 17:24 作者:杨笛 点击率:

小璐(化名),我校英语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她是重庆市第11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校为数不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之一。

2019年10月,当时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她就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1年1月,小璐接到来自中华骨髓库重庆分库的电话,告知她有一名血液病患者与她初配相合,她的造血干细胞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毫无迟疑,小璐当即表示愿意捐献救人。高分辨配型和全面体检的结果显示小璐符合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条件。采集计划很快确定下来,小璐入院后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以确保外周血中有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数量。

5月21日上午10点左右,小璐作为重庆第117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捐献采集正式开始。重庆分库定点采集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护士从小璐的左前臂静脉处穿刺,外周血流经血液成分采集机,提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后,其余血液成分再通过右前臂静脉回输到小璐体内,整个过程持续了5个小时。这袋生命的种子,将由专人搭乘航班送往患者所在医院,输注到患者体内。

在采集室陪同小璐的还有她的同班同学小琳(化名),从打第一针动员剂开始每天都亲自陪护,在小琳的眼中,小璐能够做出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生命这个决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她能做的就是默默陪同给予支持。

小璐事后表示,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在辅导员和老师的精心组织下,自己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那些红色的历史彻底在她的心里扎了根,更激励着她坚定自己捐献骨髓,帮助患者的信心和决心,今后也一定要将大爱的旗帜扛到底,奏响责任与担当的乐章 。

5月21日捐献当天,英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也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望她,为她鼓劲加油,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小璐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尤其是喜欢乐于助人,只要身边人有需要,她总会伸出援手、不求回报。她这次的大爱善举,令人感到敬佩。看到她只有不到一米六的身高,这几天我一直很担心,可是每次联系她,她反倒劝我不要担心。今天采集时,看着她咬牙坚持的样子,我真是既心疼又欣慰。”小璐的辅导员老师说。

“小璐同学的行为不仅让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也能鼓舞更多人扬起爱的善举,是社会的正能量,是新时代大学的榜样。”英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陶辉表示,小璐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精神,用高尚品德体现了重外学子大爱无私、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拯救生命、互助友爱的高贵品质,体现了敢于担当、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项自愿、无偿的爱心事业,志愿捐献者是支持中华骨髓库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01年筹建以来,重庆市分库入库志愿者已达7万余人,成功实施捐献117例,其中涉外捐献3例。20年的时光里,入库志愿者的血样信息每天都在被无数渴望新生的血液病患者检索着。每天,都有爱心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的感人故事上演。然而,并非每一次成功配型都能找到对应的志愿捐献者,由于职业、通讯方式、工作地点的变更,部分志愿捐献者已与分库失去了联系,使得血液病患者与唯一可能的生存希望擦肩而过,也使志愿者当初“救人一命”的心愿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