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青年,青年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党员教育的基础,是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关键阶段。
为进一步深化2024级新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切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激发入党热情,端正入党动机,在校党委组织部统筹安排下,国际传媒学院于2024年9月19日、9月23日在渝北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两期2024级本科生入党启蒙教育分享会。
9月19日,国际传媒学院专职组织员胡慧同志开展《顶天立地谈信仰——榜样之光照我前行》主题分享会。她以“信仰”一词为核心,通过“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怎么来选择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主义信仰的强大力量”这四大版块,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所在——那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信仰体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灵魂,也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武器。这种信仰的力量,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不断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由此,她呼吁新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抖擞精神,以坚定的信仰之光为指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随后,通过播放优秀毕业生党员代表给新生们录制的新生寄语,激励新生坚定信念、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奔赴远方,始终牢记党的嘱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书写着青春华章。
紧接着,国际传媒学院中共预备党员杨曦围绕“初心,坚持与期待”三个词分享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她以自身经历为新生分享入党、学习、工作以及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引导其积极向党靠拢、多参与各类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等,期愿学弟学妹们能够明初心,重坚持,怀期待,希望每一个勇敢追梦的人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暖阳。
9月23日,国际传媒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邹宪同志作题为《文学作品中的党史精神》的主题教育分享会。
她结合部分文学作品来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如,在历史的长河中,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如一声嘹亮的号角,呼唤着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为帜,为国家的觉醒而奋进,展现出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品格。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以磅礴的气势,象征着旧中国的浴火重生,恰似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奋斗,体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
通过不同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让新生们深刻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不朽力量。
在入党启蒙教育大会后,新生们心潮澎湃,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
24级新传9班杨锐
在学术报告厅听了老师的入党启蒙的讲座以后,对党建工作以及入党流程更加了解,其次更加坚信自己入党的心愿,对外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尽自己所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对内严于律己,不辜负自己。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要坚持对中国共产党的崇尚和高度敬仰,“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从小沐浴在红色教育中,内心的热血以及热忱是逐日增长的,入党是我的一个目标,甚至可以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不是因为功利什么的,就是正如共产党的那种被人民认可,以及自己不愧对他们的选择的自豪感,我知道我的所有权利是他们给的,所以我会更加努力,配得上他们的肯定,党的红,于我,是意义非凡的,在了解完这些入党要求及流程,我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4级网新3班崔嘉祺
这次入党教育让我深刻明白了我为什么能在生活中体会到便利、感受到幸福,党是做什么的,如果成为党员需要怎么做。
为人民服务不光是一句口号,而是从自身行为上的规范已经精神品质上的重视人民再到行为上的做实事。在学习中,第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定跟党走。我认为这是一种内外一致的对党忠诚,也是践行爱国的有利途径。
24级新传9班李疏影
“入党”对于我们大一新生来说,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什么要入党,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停留了很久,而通过这次会议,脑中的疑惑迎刃而解。
从前人奋不顾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再到今人呕心沥血,只为攻克难关,助力国家更进一层。我从他们的事迹中深刻的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为什么要入党,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明确自身的人生导向,在党的带领下,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在这之前我对于自身想入党的动机十分朦胧,而现在我更加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入党,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
此次入党启蒙教育在新生心中种下了入党的种子,增强了新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提高了新生的政治觉悟与思想素质,为新生更好地开启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新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学院也将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实践中锻炼成长,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