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实习实训 l 追溯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4-07-13 09:19 作者:东方语学院 点击率: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追溯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寻源陶都安富,庚续荣昌古韵”实践团


为进一步激励和引导新时代青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溯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矢志投身的信心和决心。“寻源陶都安富,庚续荣昌古韵”实践团通过走访老党员、参观红色遗迹、重温入党誓言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寻访老党员学习先辈思想

实践团前往一位拥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家中聆听老一辈的先进事迹,感悟建党精神。在此过程中,老党员们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入党经历和奋斗岁月。郭桂先同志于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从一名普通的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见证了党的光辉历程。郭桂先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你们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鲜血液,你们是国家的栋梁。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中国共产党,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坚持正义与和平,努力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



郭桂先同志与实践团成员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表达了郭桂先同志及实践团成员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决心。也激励广大学子以优秀党员为榜样,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将青春誓言镌刻于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于事,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誓死抗日墙树立爱国情怀


明远巷的“誓死抗日”标语,表达着书写者的酣畅淋漓、须发怒张。实践团不禁驻足思考,想象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尊严,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面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碑,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传递。它提醒着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要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拜访“新风小院”感受先进文化


实践团来到通安村的三崇堂小院,切身地见证了三崇堂院落中干净的墙面,优美的庭院,整洁的地面……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三崇堂的变化,也深刻地感受到“小院+阵地”“小院+课堂”“小院+机制”对当地带来的变化。


三崇堂小院



走近三崇堂的工作展示墙,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无一不在给我们展示着老党员们的奋斗历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着乡村发展起来,打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三崇堂以其丰富的红色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治理模式,成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这里不仅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红色旅游的璀璨明珠。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了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要勇于自我革新,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跟党走,不断磨炼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苍翠林荫间的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烈士们的英魂在此长眠。实践团成员秩序井然地走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默哀,默默寄托着对英雄的哀思。缅怀,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离开荣昌革命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来到张培爵纪念馆。那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的建筑,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座激励人们前行的精神灯塔。张培爵纪念馆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公园路,是全面反映川渝地区辛亥革命人物张培爵及事迹的纪念馆,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跟随红色的足迹,来到此处了解那一段英勇不屈的革命故事,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必须时刻居安思危,学习和发扬革命先驱精神和革命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继续奋勇前进!





此次红色文化之旅,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秉承红色精神,脚踏实地,上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奉青春、作贡献,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只要心中有国、肩上有责、脚下有路,青春的火焰就永远不会熄灭。未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XcdIgvd_1LB9wCHAsXy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