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东方语学院教师热学热议五四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5日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发扬五四精神,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踔厉奋发。此为教师心得第四期。
王莹珞(中共党员,日语教师)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为人师表的我们应当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服务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陈柏宇(民建成员,日语教师)
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也许不必每天挂在嘴上,但是需要我们铭记于心。一位剧作家说:“我经常恍惚,我的脚下埋藏着曾经鲜活的生命,我就踩在他们的身体上,我们的幸福和我们的生命来自于他们勇敢的牺牲。"所以,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那些血与火相伴随,与你我相联系的红色基因,是我们情感的依托,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缕魂。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人用寸寸鲜血换来我们片片山河,换来了供我们踩在脚下的寸寸热土,用他们的生命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敬爱的泽东同志领导共产党人走过了震古烁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吃了世界上的苦,流了一个人可能要流一生的汗水。这就是伟大的红色基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长征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马宝玉、曹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个人,他们在作战时带的子弹打光了,就用山上的石头打击敌人,为了不被敌人俘虏,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毁掉了枪支义无反顾的纵身跳下狼牙山。曹振林和宋学义在坠落时被树枝挡住保存了性命,而其他三人从此长眠狼牙山。这件事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誉为“狼牙山五壮士”,这也是伟大的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凝聚了力量,引领了未来,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红色基因的产生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心血,他们依靠“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坚定信念,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为我们留下了令人热血沸腾的红色基因。
每个人都有着来自父母给予我们的的不同基因,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给予我们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永不消失、永不变异的基因。这个时代的我们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会面临数不尽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该珍惜共产党留给我们的这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人生,让红色的基因传承万代千秋。
李荣博(预备党员,辅导员)
习近平勉励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作为一名辅导员,时刻谨记总书记的教诲,引领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孙智红(中共党员,教学秘书)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期盼,我深感思政教育无小事。”高校教师处于教书育人的第一线,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教师本身首先要政治素质过硬,“懂政治,讲政治”是高校教师的核心素质。“同时,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广大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品格高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深情寄语和殷切期望,为充分发挥青年在民族复兴中的先锋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将继续引导青年牢记教诲,不忘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坚守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冯倩(中共党员,朝鲜语教师)
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习主席的这段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爱生如子的信念,真心关心每一个学生,心灵的教育与知识的教育同等的重要。我也会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真诚的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可以健康地阳光的快乐的长大。
张艳菊(中共党员,朝鲜语教师)
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习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教导朴素又恳切,道出了教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工作者,我更需要积极挖掘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向优秀教师看齐。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我们教师手握粉笔,要不忘授之以渔的神圣使命,在教育工作中更加明确以及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爱党爱国中厚植情怀,在工作实践中增长本领,在教学工作中砥砺品质,勇于创新,不辜负学生的期待,也不辜负自己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