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在线课堂多样化,云端畅游知识海——国际传媒学院线上教学工作总结之二

发布时间:2022-10-10 16:02 浏览:次 来源:国际传媒学院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由于疫情的影响,8590am发现海洋财富2022-2023-1学期9月教学主要以线上教学方式展开,国际传媒学院的学生们在“停课不停学”原则指导下,顺利学习,新闻传播教研室的老师们“教学相长”,也受益匪浅。老师们采用“多媒体课件+直播+即时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即在“学习通”搭建在线课堂,并将多媒体课件上传到“学习通”与“举手”“选人”“分组讨论”等多种互动形式为辅导,多样态保证课程的丰富多彩性,在出现网络卡顿等情况下采用备选方式“腾讯会议”屏幕共享的方式进行,从而万无一失保证学生的听课效果。以下是老师们的总结:


杨晓老师

杨晓老师教授《全球新闻传播史》和《外事礼仪》两门课。

1.针对《新闻传播史》此课程的相关总结:

线上教学三周的时间,课程进度在第三章内容上。总体而言,部分学生互动情况良好,在尽量有趣的讲授上,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点。

例如:

(1)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宋代小报”的出现,以及屡禁不止的原因上,采用他们能够感兴趣的词汇讲课。所用词汇“这个瓜不保熟,因此小报信息难以做到十分准确”“大家都太八卦,想要坐着吃瓜,因此成为小报屡禁不绝的其中一个原因”等等诸如此类词语和话语的应用,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良好。

(2)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会普及一些历史知识。例如,8590am发现海洋财富西方教会势力达到顶点与逐渐衰落的原因,为学生讲述的相关的“十字军东征”历史故事,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2.针对《外事礼仪》次课程的相关总结:

《外事礼仪》课程为半理论和半实践课程,因目前为线上教学,因此在讲授此门课程的同时,会播放相关的礼仪视频,如“言谈举止”“社交距离”“各国文化习俗”等视频。


王汝倩老师

王汝倩老师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和《中国新闻史》两门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样才能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所以作为教师更要做好预习工作。在每次上课之前她都会细致的准备好课程PPT,看一遍书本内容,在网络上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以备课程内容详实而丰富,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再提前自己进行一遍串讲。

线上课堂缺乏互动,教学过程进度较快,所以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听课和掌握知识,也为了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她会在每节课之前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提问完再进行简要的总结回顾,帮助引入到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当中来,也能让学生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来。课程结束后她会及时给学生合理布置作业,让他们将所讲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帮助记忆,下节课再接着去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媒介经营与管理》上到第二章的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职能;《中国新闻史》上到第二章晚清时期的新闻事业的第三节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第一章主要给同学们讲解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起源,包括古代报纸的发展历程、清议和在华外报,第二章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国人办报的尝试和新闻思想以及国人第一次和第二次办报高潮,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结合历史背景的讲述,进行课程的教学。

杨希云帆老师

杨希云帆老师教授《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

1.制定教学计划,保证线上授课有序进行

自开课以来,本学期的课程为《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了确保课程案例能够和当下时事相结合,每周会联系实际社会新闻,进行课件的更新。每周的课程都会提前准备好教案、教学大纲、课件等相关材料,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2.多种形式教学结合,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直播教学,讲授章节重难点,在讲授过程中,将最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与相关理论进行结合,并在课程中加入相关新闻采访视频,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以本课程第二章第三节——《记者的主体意识》为例:

(1)该章节的重难点在于记者的主体意识包括:信息意识、价值意识、受众意识、法律意识和审美意识。

(2)强调信息意识主要体现的三个方面,向受众传递信息,要具有价值鉴别的自觉意识,以及具有熟练掌握信息技能的自觉意识。在此以现央视记者蒋林在2013年庐山7.0级地震中的现场报道为例,让学生思考该记者能够成为灾难报道的“媒体典范”的原因。学生们进行了踊跃发言与讨论,如图:

学生发言后,进行总结,并通过视频讲授在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3)在法治意识中记者应当在法律范围内客观、中立地报道事件,以2020年《南风窗》报道李星星鲍毓明事件为例,强调在新闻采写中,要求记者在涉及法律事实的报道中,要注意报道的内容与法律事实相一致。

(4)最后在学习完五项记者的主体意识后,要求同学们在本周课下观看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网瘾之戒》并且留下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思考问题,如图:

3.课堂考勤与课后作业情况

针对课堂考勤,首先会要求同学们在上课前10分钟进入直播间,到上课时间时,检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班级人数,课上会对上一周布置的作业进行回课抽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在课堂中也需要学生们集中注意力,随时进行开麦互动,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在后两节课程中会不定时进行签到,统计学生在线情况。如果有缺课同学会及时沟通和提出批评与鼓励。

4.线上授课后,收集学生反馈

在第一周教学后,主动询问学生们听课感受,是否节奏过快或难度过大,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进度并表示对课程有一定兴趣。在此之后,会不定时与班委沟通、询问感受。所有的反馈都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努力和改进的指导依据。

谢娇阳老师

谢娇阳老师主要教授《社会调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和《中外广告史》两门课。


1.课前准备

每节课课前利用“超星”进行学生人数点名,把各个班级班长拉群,汇报每日上课出勤情况,如有学生缺课、迟到、早退,班长及时联系学生,并将每节课情况记录,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

2.上课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智慧教学工具“超星”辅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直播间直接与同学进行问题讨论,通过“聊天框”和“选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加强互动性,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课。

3.知识检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和落实

布置平时作业,使学生在课后能够回顾每周说学习的知识点,也能检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学生的知识学习落实情况。虽然说线上授课不是最直接的授课方式,但是通过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和各种线上教学方式的提升仍然能保证授课的教学质量。

徐丽老师

徐丽老师主要教授《新闻学概论》和《全球新闻传播史》两门课。

她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落实学校对备课讲课、教学教案、考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学生等各个环节的规定,向课堂要质量。如,在讲到新闻道德层面的虚假新闻,尤其是追名逐利虚构新闻的部分时,她会结合《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受人指使,于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广大股民损失惨重这一经典案例,向同学们说明新闻真实的重要性及其对于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再如,讲到标识传播时,她会引入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中的案例,即8590am发现海洋财富鸟、老鼠、青蛙、箭的实物信,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去阐释复杂抽象的概念。

线上教学已有三周,在团队前辈老师的帮助下,她渐入佳境。今后,她将继续积累教学经验,重点弥补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努力朝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方向发展。   

陈燕老师

陈燕老师主要教授《社会调8590am发现海洋财富》、《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等课程。

1.在正式上课前,提前10分钟在“学习通”发起“超星课堂”以及20分钟的签到活动。考虑到上课会出现网络拥堵的情况,也会在超星班级公屏中提醒大家按时进课堂并完成签到。

2.学生签到完成之后,可进入“超星课堂直播”开始听课并与老师实时互动。在学习过程当中,根据教学视频、PPT和网络链接等配合多种形式完成相关知识点学习,利用学习通的“讨论”、“抢答”、“问卷”与“投票”功能卡点发起各类项目,充分实现师生的互动。在班级群聊过程中,由学生通过敲击“1””、“2”的方式予以回应教师,以达到学生全员化参与课堂。

3.在当天课程结束前的五分钟,针对课堂内容跟学生进行答疑互动,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在结束了两周的课程之后,很惊喜地是学生非常配合教师的每项教学步骤,课中发起的讨论学生积极回答,答疑过程中也非常认真地听讲。当然,在所有人秉持着战“疫”的必胜决心之时,《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这门课程也拥有了它特殊的意义:学生懂得了如何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待疫情中层出不穷的各类新闻、以及身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如何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这个社会大环境发光发热。

典型教学案例1:《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相关视频 探讨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典型教学案例2:《平时是天使,周末是魔鬼》报道分析,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报道相互冲突时的抉择。

颜君君老师

颜君君老师主要教授《公共关系》这门课。

1.课前注意事项和教学安排

颜君君老师认为在开始任何一门新课程之前,让同学们了解课堂的纪律要求以及教学安排是十分重要的。课前注意事项的作用在于将规则事先告知同学,让他们清楚了解本门课程的一些考核机制,并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课堂秩序维护作用。下图是她对于课前注意事项的具体安排:

教学安排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本门课程将会按照怎样的模式开展教学,做好后期的准备。大学课堂的课程教学应该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展示为辅的形式开展,既要积极传授同学们专业知识,又要引导他们如何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下图是她对于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

2.教学过程

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科的性质不同会有一定变化。对于一堂课以及一个知识点的开启,她会选择通过案例导入来引导同学们,在这个环节和学生进行互动,引出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想法。例如,在《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中,通过介绍经典案例“法国白兰地如何轰开美国的大门”,介绍案例主体通过宣传造势、拿捏目标公众心理、举办仪式典礼等手段实现自己的目的,向同学们展示企业是如何利用、开展公共关系,获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合作,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案例导入结束后,她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向同学们展示,让他们带着问题和目标开始学习。在每节课结束时,她会帮助同学们总结本堂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并在下一堂新课开始时带领同学们回顾相关内容。

3.心得总结

首先,备课环节。作为新老师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前辈们学习,因此她通常选择自主备课+总结其他老师经验相结合的形式,也积极借鉴网上一些优质公开课资源的教学经验,她认为好的老师应该不断地丰富自身,勤于钻研,勤于总结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其次,教学环节。通过自我摸索以及与其他老师之间的交流,她渐渐熟悉了学习通+腾讯会议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等重要,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线上,类似于社交媒体软件的沟通方式,更加贴合同学们当前的人际交流习惯,上课时我常常会鼓励同学们自主在聊天框内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让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疑问,并予以解答。

此外,她也会利用学习通上的随机选人功能,抽取学生回答课堂问题,目的不止于提问,还在于时刻提醒所有同学跟上课堂节奏,了解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