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原因,新学期再次开启线上教学,在学校的整体部署和安排下,已经有了网上授课经验的老师们,这一次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信心十足。经过学校暑期的线上教学网络培训,我院英语教研室教师们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和“腾讯会议”联动,顺利开展了为期三周的线上教学。
英语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学习通上建立各个班级,发布授课通知,上传学习课件,再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完成线上教学任务,与学生进行互动,课上使用签到、选人、主题讨论、随堂练习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发放主题讨论、作业等内容,并让学生上传自己的课后作业。同时,课程互动中设置师生、生生多维度互评,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能通过互动点评向他人学习,在建立线上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同时,也能帮助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动力。
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性,老师们在线上教学的环节中链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设计各类语言活动主题,穿插视频,辅以案例分析,通过发布讨论、布置任务、在线直播、提问、签到、举手等辅助工具增加网络互动,增设线上阅读、经典诵读、课外泛读推送、感悟分享等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的同时,注重线上思政体系的构建,将当前校内外抗疫先进人物、感人故事作为教学素材融入课堂,彰显奉献担当、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全面夯实疫情防控下思想政治教育根基。
尽管线上教学存在着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学生手中没有教材、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但诸位任课教师排除万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努力丰富线上学习资源,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下,我院英语教研室的线上课程圆满完成了原定的教学计划,并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典型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英语听说3》
授课教师:韩谢芳
教学流程:
1.结合网络授课学生没有课本的实际困难,调整授课内容,选取课本《现代大学英语听力2》(第二版)任务中学生即使脱离课本也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就是task10(dictation)部分来引导学生强化对词汇、句型、句法等信息的重组重构。
2.补充CET4真题听力理解的相关练习,一方面大大满足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通发布和批改作业来了解学生学情,建立电子档案袋数据库,便于教学评价更客观。
3.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输入模式,更加强调产出output,授课内容中穿插一些能够激发学生表达观点和信息输出的教学环节,例如:除了传统的四六级考试内容外,大力宣传ETIC(国际人才考试),介绍国才考试听说任务task1,task2,task3,task4,鼓励学生参加初级和中级的考试;分析讲解“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定题演讲题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网络赛区比赛,帮助学生把好撰稿和语音关;结合2021-2022年英语水平考试最热门话题,布置presentation个人口语展示任务。学生根据学号尾号分配题目后撰稿并脱稿演讲。
教学反思:
1.开课前通过学习通建课,引用示范教学包建课后,根据学情分析数据资料删减和补充章节内容,发布课前任务单,通知预告,课上发布签到,问卷,主题讨论,随堂练习,所有作业都非常精准地一对一给与及时反馈,学生可以远程线上了解和掌握每次课程安排和内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通群聊功能也方便了同学们展示课堂听写笔记,学习数据公开化透明化,批改作业后通过课堂积分功能加分给活跃的同学充分肯定鼓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通过微信及时了解各班听课感受,了解学生对课堂节奏以及听力任务的难度真实反馈,通过课前问卷了解学生痛点和迷茫困惑的地方,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反馈,听写dictation之前训练不足,记忆和整理信息能力需要强化,这部分技能训练会作为这学期一个重点,因为学生是国际教育专业,不仅仅要满足CET等级考试的要求,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按照TEM4专业英语要求来进一步提升自我,建议参加川外组织的英语专四专六考试来进一步证明自己。
3.推荐学生关注CGTN双语新闻和“重外诵读”公众号,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了解国家战略需求,做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积累新闻素材,以新闻六要素when,where ,who, what, why,how为主要线索,理清新闻素材的脉络,制作思维导图,完成信息重组和信息重构,等恢复线下课后会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teamwork录制英语新闻音频和视频。
4.后期线下教学计划安排重点要以POA产出导向法来组织教学,通过情景scenario来引导学生,认真设计安排好驱动—促成—产出—评价的每一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热爱听,听力素材更加贴近生活,不仅听新闻,也要听故事,听同伴的观点输出,提高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式思维能力等,达到听—说完美衔接,输入和输出完美闭环,让学生勇于表达,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不仅学词汇学句型,还要开阔视野,打开格局,把语言学习和思维提升结合起来,满足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