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背景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汇聚高校智力与社会资源,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痛点及难点问题,架起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桥梁,真题真做,助力重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特举办第二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一、大赛主题
创意点亮乡村 创新助力振兴
二、大赛时间
2022 年 9 月至12 月
三、总体目标
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倡导重庆市各高校智力服务于乡村振兴,发挥高校人才+经验导师的智慧,聚焦重庆各乡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点、痛点及难点问题,将其研发成赛题,实现真题真做真落地,从而架起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桥梁,引导广大高校师生参与乡村振兴行动,让青年学子们在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培养乡土情怀和担当精神,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振兴乡村的青春力量,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同时,通过赛事举办,引导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创意设计者更加关注、助力乡村振兴。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重庆文理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庆新发展生态修复与产业研究院。支持单位:武隆区人民政府、大渡口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重庆市国土整治中心、重庆西部大数据前沿应用研究院、重庆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交通银行重庆分行。
合作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重庆日报、华龙网、新浪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
五、组织机制
(一)大赛设立组委会,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部分参与高校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和评审、评奖工作。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监察仲裁组、专家评委组。秘书处由承办单位指派人员组成,负责竞赛的日常事务;监察仲裁组由主办单位有关领导及专家组成,负责竞赛争议事项的裁定、不合规事宜的纠正等;专家评委组由相关部门、院校、企业、媒体等有关专家组成,负责竞赛赛题研发和作品评审工作。
(二)邀请重庆 70所高等院校及四川省部分院校参赛,研究生及本专科学生(含 2018 年及以后毕业的校友)以师生组队形式参赛,每队学生限 1-5 人(研究生和校友人数合计不超过2 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 人。
(三)大赛鼓励参赛者合作,可自行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团队,也可跨校组队,但仅能以其中一所高校的名义参赛。
六、赛事设置
本届赛事分为三个赛道:一个常规赛赛道和两个专项赛赛道。
常规赛与武隆大学生旅游创意大赛合并开展,专项赛分为“三社”融合如何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赛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利用创意设计专项赛。各赛道单独评审评奖,支持各高校鼓励本校师生多赛道参赛,结合自身优势选择赛题进行创作。具体为:
(一)常规赛(武隆大学生旅游创意大赛)
赛点:武隆区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
赛题1: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营销推广与品牌塑造
结合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发展实际,针对景区整体或其中一个项目(如仙女红茶),立足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需求和市场特点,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分析、营销定位、形象设计、项目创意、销售渠道选择、品牌塑造路径等内容在内的创意文案、视频、音频、图集等。方案应突出创新性、市场性、时代性,最大可能地实现景区营销推广效益最大化。
赛题2: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创意旅游产品开发
参考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旅游开发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功能分区和开发方向,以婚恋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结合武隆区地脉和文脉,在现有飞天之吻、8D影院、贡茶园、巴古石林等景点基础上,充分挖掘白马山旅游资源,准确定位客源群体,创新开发具有原创性且能够突出主题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类型可以包括研学旅行、运动旅游、艺术旅行、康养旅游、婚恋旅游、农业旅游、数字旅游、节庆活动、避暑旅游等,要求产品区别于仙女山,具有落地性。
赛题3: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景观环境优化设计
针对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内外部环境进行整治、改造和提升。可选择以下一个或几个题目进行方案设计:天尺情缘景区综合环境(包括环境卫生、厕所、经营环境、标识系统和内部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飞天之吻”项目美化提升;渝湘复线至天尺情缘交通通道综合环境提升改造等。
赛题4:武隆区文创商品创新设计充分分析武隆区“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立足婚恋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以全新的思维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设计“展示重庆元素、具有武陵山特色、体现武隆区域印记”的原创文创商品(如仙女红茶包装设计、特色伴手礼等),重点突出商品的地域性、纪念性、实用性、工艺性和生活化。旅游商品呈现形式不限,可以是实物、样品、模型、设计稿等。
(二)“三社”融合如何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赛
赛点:武隆区沧沟乡
“三社”即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重庆农商行),如何探索和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对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赛道以武隆区沧沟乡为调研对象,要求参赛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三社”融合开展情况,理解重庆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内涵和实质,分析解剖“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找准存在的短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针对“三社”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举措进行研究和创新。
赛题1:沧沟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探索“三社”融合在推动“三变”方面发挥的作用
通过深化“三变”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了新路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社”融合用市场化的方式融入“三变”改革,为“三变”改革赋能。通过研究沧沟乡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村社共建”模式,探索沧沟乡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共同发展产业,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赛题2:沧沟乡村级综合服务社经营现状和村民服务需求调研
围绕武隆区沧沟乡4 个村级综合服务社服务种类和服务功能,通过采取上门走访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家村民等方式,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社功能的意见建议,找准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短板,为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找到路径。
赛题3:沧沟乡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发展模式研讨
结合武隆区沧沟乡乡村振兴和农文旅三产融合特色,针对沧沟乡农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状况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与地方特色产业资源条件,深入研究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在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产、资源、资料的“三资”特征,为沧沟乡供销合作社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提供创新发展的模式建议。
(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利用创意设计专项赛
赛点: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
赛题: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利用创意设计以大渡口区跳磴镇新合村历史遗留修复矿山及其所在村社约50 公顷的区域为创意设计对象,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以宣传和转化矿区生态价值为导向,以服务农、文、旅产业发展和提升群众人居环境为目标,带动乡村整体发展。参赛团队应深度挖掘矿区及其周边乡村的地质景观、森林生态、乡村肌理等,结合人文历史、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利用发散性思维,对矿区整体或局部区域进行创意设计。本赛道为开放性赛题,创意设计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矿山遗迹展示、生态旅游、主题活动策划、概念规划、景观设计等,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创作出景观协调、创意新颖、特色鲜明的作品,助力昔日的废弃矿山实现有效合理利用,转化生态产品价值。
七、赛程赛制
本次赛事不区分本专科院校,常规赛和专项赛赛程均分为校级初赛、市级复赛和市级决赛。校级初赛由各高校完成项目的校内遴选,推荐至市级复赛。市级复赛以专家线上评审的方式进行。市级决赛原则上以线下陈述答辩形式举行。常规赛每所高校推荐不超过 8 个作品进入市级复赛,专项赛每个赛道每所高校推荐不超过 4 个作品进入市级复赛。
八、评审规则
评选维度:专家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文化性、美观性、创新性、实用性、市场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选,并产生相应奖项。
(一)文化性。参赛作品要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彰显不同区域文化内涵,体现城乡融合;
(二)美观性。参赛作品编辑规整,实物展示装饰与造型美观,艺术特色鲜明,兼具历史元素与现代时尚,体现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创新性。参赛作品具有原创性,融入鲜明的创新理念,具有一定高度的设计立意和技术含量;
(四)实用性。参赛作品不仅有艺术表达和文化内涵,而且符合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用最小的成本为村民创造最大的实惠;
(五)市场性。参赛作品要充分考虑市场应用场景和落地转化的可行性,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九、评审标准
评审指标与分值见《市级复赛评审指标》(附表1)和《市级决赛评审指标》(附表 2)。各高校可参考市级复赛评审指标开展校级初赛作品评比。
十、奖项设置
分赛道(常规赛1 个、专项赛2 个)分别设置作品奖和组织奖,具体如下:
(一)作品奖。以入围市级复赛的总作品量为基数,市级复赛成绩排名前 10%或前30 名(专项赛前15 名)的作品(二者取数小者)进入市级决赛(其中专科院校作品占市级决赛总数量比例不低于 10%),市级复赛作品按成绩排序15%定为大赛二等奖,25%定为大赛三等奖;市级决赛角逐特等奖和一等奖,其中30% 为特等奖,其余均为一等奖。大赛对前三名颁发奖金,三等奖及以上者均可获得由主办单位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入围市级复赛但未获奖者,可获得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市级复赛入围奖荣誉证书。
(二)组织奖。设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工作者若干,优先从获奖作品单位和指导老师中遴选,由主办单位联合颁发获奖证书。 若出现因成绩并列需增加名额等特殊情况,由组委会秘书处共同商议一致决定;若上述计算比例为小数,按四舍五入取整处理。
十一、组织实施
(一)大赛启动(9月下旬-10月上旬)。发布大赛通知,并通过权威媒体发布大赛内容、安排等,大赛正式启动。
(二)大赛培训(10 月中上旬)。组织各高校参赛或拟参赛团队开展大赛培训,邀请大赛专家、赛点有关人员对大赛规则、赛点情况、赛题解读、优秀案例分享、矿山修复、“三社”融合相关政策知识等进行培训,以拓展参赛团队设计思路,帮助其完成大赛作品。
(三)注册报名和作品征集(10月中旬-11月中旬)。各高校参赛团队在“重庆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官网”(以下简称大赛官网)(访问地址:www.cqdxsxczx.com)上注册、报名(一个团队注册一个账号),填写参赛高校、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等报名信息、下载赛点资料包(可前往赛点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方案在大赛官网公告通知中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看)。报名及参赛作品上传截止时间为 11 月14 日24:00,超过指定时间、不按要求提供材料或材料不完整的团队将取消参赛资格。
(四)校级初赛(11月中旬)。各高校完成校级比赛,决出优秀作品,于 11 月20 日 24:00前在大赛官网内推荐至市级复赛。
(五)市级复赛(11月下旬)。根据提交的项目设计方案,组织相关专家评委以盲评方式在大赛官网上进行市级复赛评审,对作品进行综合打分排名,并按规定遴选团队进入市级决赛。
(六)提升训练(12月初)。对进入市级决赛的团队进行提升训练。目的: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及学术交流,提升专业认知能力;二是促进团队深入了解乡村,作品更加贴合乡村需求;三是帮助和促进团队完成项目概念方案,更具有落地性。
(七)市级决赛(12月底)。决赛团队进行作品陈述答辩,由专家评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作品进行评选,并产生相应奖项。
(八)颁奖典礼(2023年 1-2月)。择机与赛点大型活动或其他适宜活动合并开展,邀请相关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为获奖者颁奖。
(九)推广转化(2023年 2 月-2023年 4 月)。组委会和赛点共同推进并支持优秀作品在赛点的转化落地,支持学生运用当地特殊资源进行创业。
十二、提交资料及作品要求
(一)报名参赛参赛团队按要求在大赛官网上注册、报名、上传和修改参赛作品。
(二)作品要求1.作品设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策划方案、图件展示、视频(音频)制作、影视剧本等类型。以上类型可单独提供,也可组合提供。但非文本类的作品形式(如音视频、展示图等)需同时提供设计说明。 2.各类型作品格式(1)文本类作品:PDF格式,A4竖版,小三号仿宋字体,行间距 28 磅,字数不超过10000 字,命名格式为“高校名称-赛题-项目名称”。(2)图件类作品:PDF格式,A3横版,页码不超 20页,命 名格式为“高校名称-赛题-项目名称”。(3)视(音)频类作品:MP4格式,分辨率 720P或 1080P,横屏画幅宽高比为 16:9,竖屏画幅宽高比为9:16或 9:20。要求画面清晰、声音饱满,时长 2-5 分钟,不超500M,命名格式为“高校名称-赛题-项目名称”。3.进入市级决赛的参赛团队需再制作PPT 供现场陈述展示,排版美观,格式不限。 (三)参赛者承诺1.作品创作元素围绕乡村文化、历史遗迹、民俗民风、乡村生态等进行创作;使用被国家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进行创作需附上说明。 2.参赛作品为原创作品,知识产权清晰,不存在任何法律纠纷,参赛者对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对已经转化落地的作品拥有署名权。 3.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宣传展示权、出版权及优先转让权,赛点对参赛作品具有优先使用权和宣传展示权(若涉及产生直接商业利益则需与参赛团队协商)。参赛者在大赛官网上报名即代表认可该事项。
十三、注意事项
(一)参赛团队及其成员应全面了解本次大赛规则。凡提交参赛作品者,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自愿受其约束。
(二)参赛团队开展实地调研,须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高度注意人身安全及疫情防护,避免在极端天气和恶劣环境下开展调研。
(三)所有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设计,因作品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如有剽窃、抄袭等违规现象,经大赛监察仲裁组核实后,酌情降级或取消竞赛资格。
(四)组委会可根据赛事推进实际情况及不可抗力因素(自然灾害、政策性调整、疫情等)对方案进行局部调整。
十四、联系方式
重庆文理学院:王老师(日常业务),18323069568;王老师(赛题咨询),13594629890;西南大学:李老师,15808003493;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刘老师,13709430459;重庆新发展生态修复与产业研究院:张主任,13883716912。参赛QQ群:816749762大赛公众号:
参赛团队在“重庆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官网”(以下简称大赛官网)(访问地址:www.cqdxsxczx.com)上注册、报名(一个团队注册一个账号),填写参赛高校、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等报名信息、下载赛点资料包(可前往赛点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方案在大赛官网公告通知中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看)。报名及参赛作品上传截止时间为11月14日24:00,超过指定时间、不按要求提供材料或材料不完整的团队将取消参赛资格。
附表:1.市级复赛评审指标
2.市级决赛评审指标
(扫描二维码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