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5日,2023融媒体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在重庆市华商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协办,邀请了来自新闻传播学界和媒体一线的五位嘉宾分享了他们在媒介融合领域的经验。国际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菡、创意传播教研室主任周媛,教师杨希云帆、王汝倩、谭儒烨参会。
14日上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殷俊做了开幕式致辞,并以《卓越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题,讲述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意义,以及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产教融合培养新传人才的新模式。他着重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老师则以“从可供性看网络带来的传播变革”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网络时代传播变革的内在逻辑和未来趋势。从网络可供性涉及的权力、空间、时间、资源、关系、体验这六个维度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媒介技术的变迁。最后她表示,新媒体可供性推动传媒生态的变化是多层次的变化,在媒介融合这一层面上是形态与属性融合、渠道与市场融合、业务融合、机构融合、媒体与用户融合、人与媒介融合、文化融合、产业融合,这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彭兰老师的演讲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为在场老师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红尘老师以“万物皆屏 融媒实战——怎样讲好《融媒体新闻报道实务》”为主题,从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自己在融媒体新闻报道教学中的经验与心得,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融媒体新闻报道的实践技能,以及如何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实际的新闻报道中。
上游新闻客户端政经新闻部记者裘晋奕、华龙网融媒体新闻中心融创部副主任易华作为一线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分别从自身的专业角度讲述了全媒体记者的选题速判与采写拍技巧、融媒体视频报道中内容与技术的相互成就。这些来自业界一线的经验也给了在场老师们最新鲜的案例与思考。
整个培训过程中,参会的五位老师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积极发言、认真记录,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参研教师表示,本次培训让她们对于融媒体理论与实践都有了新的见解,有助于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会后将认真总结培训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在融媒体时代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