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聚焦智联时代,教育创造未来——我校受邀参加智联时代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论坛

发布时间:2023-12-05 11:47 浏览:次 来源:国际传媒学院

11月27日-28日, “智联时代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论坛”在海口举行,我校副校长刘毅、教务处副处长李珍、国际传媒学院院长杨莉受邀参加此次论坛。

1.jpg

论坛由海南省教育厅指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国教育集团、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支持,海口经济学院主办,以“建设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和省内二十余家兄弟高校参加,50位专家、学者出席,主流媒体记者现场采访报道。

2.jpg

论坛共分为四场报告会,第一场报告会由长沙学院党委书记、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杨小云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主题做报告。第二场报告会,由韩国中央大学教授、釜山国际电影节主席李庸观以《韩国电影产业与电影高等教育之相互促进与融合》为主题做主旨讲座;海口经济学院执行校长、博士生导师彭京宜教授以《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为题,分别从主体资格、义务要点和权利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

3.jpg

长沙学院党委书记杨小云教授作主旨报告

4.jpg

韩国中央大学教授、釜山国际电影节主席李庸观作主旨报告

5.jpg

海口经济学院执行校长彭京宜教授作主旨报告


论坛第三场活动为“圆桌论坛”,参与嘉宾主要有江西科技学院、广东白云学院、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烟台科技学院、三亚学院、琼台师范学院和海口经济学院中广天择传媒学院等负责人参加。论坛第四场为经验交流。

6.jpg

杨莉院长在“圆桌论坛”就智联时代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话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杨院长谈到,产教融合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与与市场接轨,但长期以来存在校企合作两张皮、“合而不融,融而不深”等问题。产教融合的基础首先是搭建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引入行业、企业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如何能够真正落地?还是要通过课程、课堂、真实项目来实现。第一,要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通过企业师资授课、双师协同课堂,引入资源,组建跨学科、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第三,让真实的项目进入课程,进入工作坊,有效引入行业、企业资源,进行实体化运作,项目式运作。只有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人才共育、项目共建、成果共享,才能保证双方长期、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解决“合而不融,融而不深”的问题。

7.jpg杨莉院长在“圆桌论坛”上发言


自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下发《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2020年,教育部、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及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我校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宗旨,持续在产教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此次论坛有助于加强我校与兄弟院校互鉴交流,优化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我校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把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提供助力。

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