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我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周活动,涵盖项目管理实践、成渝儿童美育峰会媒体跟岗实训、摄影摄像实训、AIGC科技训练营等个多领域,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通过反网络暴力宣讲、纪录片拍摄及国际新闻编译实践等活动,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一、实践调研类
1、我院学子参与西部国际传播中心2024陆海财经论坛媒体跟岗实训
实践周5月15-18日期间,我院2021级新闻学专业金校通、广告学专业张恒瑜同学通过校媒合作平台,参与了西部国际传播中心英文文稿编辑以及2024陆海财经论坛的直播切片以及视频编辑工作。
在实训期间,在西部国传中心陈畅、谭欣雨两位媒体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实训同学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指导老师结合行业专业知识与经验,将英文文稿的编辑方法、大型国际论坛的报道流程等对同学们进行了讲解与指导,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前提下,同学们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从策划到落地,从现场到幕后,国际传播工作的专业化过程给两位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两位同学表示,本次实训收获颇丰,不仅积累了参与大型会议、活动的报道经验,以及编辑部门日常的文字编辑经验,进行了国际传播实践,还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实战能力,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我院学子参与2024年成渝儿童美育高质量发展峰会跟岗实训
5月17日上午,国际传媒学院张琦玥老师带领22级传播学10班的朱阳燕同学和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刘奕静同学,来到了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与上游新闻的记者编辑一起参与了2024年儿童美育高质量发展峰会的相关报道工作。在此次的媒体跟岗实训中,同学们在上游新闻媒体老师与带队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摄影与摄像的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丰富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学生们通过参与此次峰会,通过各领域教育专家生动的案例分享不仅切身感觉到了美育在幼儿教育中具体实践的无限可能性,更给予了在未来可能会进入的教育领域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与此同时,此次峰会中教育专家的深刻发言也让带队老师也意识到了美育不仅仅是对于美的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方式。
此次峰会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近距离听取教育专家的讲座以及全流程跟进、纪录会议,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受到了美学的熏陶,更深刻感受到了媒体工作的责任与使命。而且学生在会议开展的过程中,积极配合上游新闻媒体的报道工作,学习了有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会议现场拍摄手法、摄像运镜等技术,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思考,顺利完成了此次的会议流程记录工作。通过实际参与此次峰会的拍摄工作,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提升了职业认知还拓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交网络,得到了有助于将来就业的相关经验和机会。
朱阳燕同学和刘奕静同学现场工作照片
3、项目管理实践,学生知识盛宴
5月14日-5月17日,我院2021及广告学(专升本)1-7班的学生在在项目管理实务课程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本活动主题为企业组织结构分析,意在使同学们在具体的企业实地采访调研的过程当中,去感受管理实践。
每个班分别组成5—8个小组,对不同的企业进行调研,包括渝北区龙溪街道、腾讯西南总部的展厅、四川电视台公关部门、华龙网的办公地点、珀菲克家居、重庆菜鸟驿站、丫师兄香酥鸭(地摊经济)、园博园、字节跳动重庆分公司等多家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各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向就职于企业内部的朋友询问、对当地工作人员采访以及自我观察等不同方式,深入了解了不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精神文化、工作环境和组织布局及企业理念等,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本次实践周实地考察增强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与同事合作、沟通、解决问题。总之,此次调研使学生们认识到了不同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己所学专业的发挥空间等,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这也为学生们后续创意思维、设计思维、策划思维等的拓展与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三、校内教学相关类
1.大学生摄影摄像实训与五四精神传承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5月16日和17日,由国际传媒学院余鸿康教师带队,安排班级同学分小组外出拍摄并剪辑相关视频,本次活动分为三个内容:大广赛,学院奖,五四精神。旨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并在其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在该实训过程中,根据项目需求,同学们自由组建视频拍摄和剪辑团队,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包括五四精神及大广赛学院奖主题讨论、摄影摄像、后期剪辑等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此次项目的实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摄像与剪辑的基本技巧,还深入理解了五四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多部优秀的作品。
同学们在拍摄和剪辑时投入了大量的创作精力,思考选题的创意以及创作亮点。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作品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力求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通过这次的课程实训,同学们不仅对摄影和剪辑技能有了新的提升,同时增强了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创意传播教研室聚焦评估知识,探讨立德树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
5月17日创意传播教研室组织了一场集中学习活动,旨在深化教师对学习评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围绕“立德树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此次学习活动中,教师们深入学习了学习评估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大家一致认为,学习评估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立德树人”的讨论中,教师们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讨论中,教师们结合专业特点,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家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数字营销实务》课程组江海伦老师认通过对照评估要求,未来要在在课程中要清晰设定学生在新媒体运营各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如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效果指标、小红书内容创作的质量标准、抖音短视频的传播量目标等,使教学更具方向性。同时对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新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机会,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方面的借鉴,能使《数字营销实务》的教学更加完善和有效,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专业人才。
《营销策划》课程组通过讨论,认为未来课程组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建设和提升,一是立德树人方面:融入价值观教育:在课程内容中强调营销策划中的价值观元素,如诚信、公平、责任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在营销策划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二是着力应用人才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营销策划课程应增加实践环节,如市场调研、消费者分析、营销策划书的撰写等。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营销策划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同时营销策划的实践更要加强有效产教融合,学校可以与营销策划行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营销策划案例,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本次集中学习活动,让创意传播教研室的教师们收获了丰富的评估知识,并在“立德树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核心议题上取得了深刻的见解和共识。这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再升华,也是对未来教学实践的明确指引。
3.顺应新科技的不断变革发展,把握AIGC新浪潮
5月13日-5月17日,由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承办、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国际传媒学院联合举办的“重数传媒AIGC、微短剧训练营”分别在IA210和IA211教室举行。特邀嘉宾中国第一批三维动画制作人何勇、重庆广电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导演宿庆玮,为2021级新闻、网络与新媒体专升本专业学生,进行了AI辅助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动画制作、后期特效处理、剧本的创作理念、策划方法、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流程等全方位的影视制作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影视创作领域的新形式、新内容,培养影视行业应用型人才,掌握行业新技能新内容。
本次培训是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实践,整场培训活动互动热烈,不仅增进了现场同学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认识,更为高校与社会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今后,国际传媒学院将持续推出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4.明枪易躲“按键”难防——反网络暴力宣讲活动
5月17日上午9点,新闻传播教研室理论组在渝北校区音乐广场举行了大型反网络暴力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涉及《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外国新闻传播史》这几门新闻史论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带队老师为冉红庆、廖文乐、陈昊、文春雪、赵力力、周晗婧、张源、袁静怡、钟俊辉、张雪峰等,36位学生参与前期准备与活动执行。新闻史论是对新闻实践的经验归纳和总结,其源自于新闻实践,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又发挥着指导新闻实践的重要作用,因而我校新闻理论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实践-理论-实践”的新闻史论教学模式始终坚持新闻理论始终与新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理念,同时我校在新闻传播学中还确立下了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一批国际化、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针。
宣讲活动现场
此次宣讲活动由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参与,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筹备阶段,同学们搜集网络暴力的问责与司法审判相关实例,老师们指导学生做好本部分内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最后制作相关H5宣传一个;第二阶段为宣传片的拍摄阶段,同学们搜集大学生如何避免被网暴相关资料,老师们指导学生做好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最后拍摄相关短视频1条;第三阶段为现场宣讲阶段,同学们设计宣讲海报与宣传品,积极进行现场讲解与维护,老师们指导学生现场宣讲。
本次宣讲的主要内容是网络暴力的危害,网络暴力的法律问责,网络暴力的成因,大学生如何防止网爆他人同时避免被他人网爆,切中当下网络环境的热点问题,提升了学生们的反网暴意识和新闻专业素养,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与活动策划能力。
H5截图
5.实践周人文社会类纪录片拍摄
2024年5月16日,视听传播教研室的师生们一同在校内外参与人文类纪录片拍摄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学习提升学生们的影视制作能力,同时也为往后的视频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周活动中,学生们深入到社区、乡村、城市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和拍摄,记录下各种生活场景和社会现象,通过镜头展现出真实的生活状态和人文风情。他们用心观察、认真记录,以期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更加真实、立体的社会画面,此次纪录片拍摄活动提升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影视制作能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师生交流以及拍摄现场
6.新闻学同学全身心投入进行国际新闻编译实践
实践周期间,2021级新闻学(深度报道)01班的学生们积极参与了一项国际新闻编译实践,本次实践旨在深化对于新闻编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促进学生对国际新闻的关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为将来国内新闻的对外传播及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做准备。
此次实践以“关注国际新闻,传播中国声音”为主题,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大新闻网站、报纸杂志等渠道选取热点新闻,精选与中国和世界相关的重要新闻事件,进行编译和整理。编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翻译新闻报道,还需根据新闻主题和受众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加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图为新闻学(深度报道)01班学生正在进行编译新闻素材筛选
7.总结成效展未来,共筑教学新篇章——我院召开教学实践周总结大会
5月17日,国际传媒学院在第七阶梯教室召开教学实践周总结大会,旨在全面总结实践周活动成果,同时共同学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汇编,为即将到来的合格评估攻坚战做好充分准备。学院领导、各教研室负责人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