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聚力、向未来 | 我校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教育专项工作会议
3月4日,我校在渝北和綦江两校区同步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教育专项工作会议。学校理事长万哨凯,校长李克勇,副校长王光明、奚正新、刘毅,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以及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博雅国际学院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会。会议由博雅国际学院副院长邹明主持。
首先,博雅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江燕、副院长杨艳丽,分别围绕2025年国际教育工作总体思路、目标及举措、教学服务与保障等方面做汇报。常务副院长刘江燕指出,我校国际教育初具雏形,面临许多新形式、新问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未来将聚焦“提质增效”,强化基础保障,通过优化结构布局,推进项目迭代升级,努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特色教育品牌。教学副院长杨艳丽表示,在教学服务保障工作中,将继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细化分层教学方案,强化学生全球胜任力、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打造“寰球沙龙”等系列特色活动。全体教师将以“精细服务、创新驱动、国际标准”为准则,实施精准教学,夯实国际化育人根基。
随后,副校长王光明、奚正新、刘毅,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以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主要围绕2025年国际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改革创新、教学服务、项目运行、目标达成等重点版块积极探讨,交流意见,集思广益,为新的一年实现国际教育工作更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校长李克勇在讲话中指出,2024年我校在留学生规模、外教引进等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新的一年,要契合集团和主管部门国际化相关要求,重点实施四大举措:深化“留学重庆”品牌计划,提高留学生招生质量;强化外教引进机制,提升跨文化教学优势;聚焦目标国家拓展合作与交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国际化教育基础建设。他特别强调,各学院要通过跨部门联动机制精准配置资源,着力培育“外语+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构建国际教育新高地注入新动力。
学校理事长万哨凯在总结讲话中围绕三个核心词“破局、聚力、向未来”从四个方面要求全校师生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来凝聚共识、激发合力:
一、以“破局思维”优化国际教育布局,抢占宣传话语权。一是要精准定位,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二是构建立体传播“流量矩阵”,打造“一院一品”国际传播矩阵。三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数据驱动下的"靶向突破"。
二、以“聚力冲锋”激活国际教育生态链。他强调国际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一群人的使命。要用口碑和成效激活国际教育的“磁力场”,在国际教育中既要低头赶路,更要抬头对标。
三以“国际标准”锻造面向未来的国际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要牢记8590am发现海洋财富的校名赋予了我们国际教育就是特色立校、优势强校的使命。一是课程体系迭代升级,建立“跨学科+前沿技术”融合课程。二是打造线下侧重跨文化场景实践和线上搭建PBL(项目式学习)云平台,重构混合教学模式。三是开发包含数字素养、文化敏觉力、批判思维的多元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四、以"全程导航"构建学生终身发展的护城河。一是在“启航期”帮助学生建立全周期“学业地图”,明晰学习目标。二是在“续航期”推行“双导师制”(学术导师+行业导师),推动学生实现学习进阶快车道。在“领航期”开设“升学就业直通车”,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国际教育的终极王牌!
万理事长在讲话最后指出,国际教育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独奏曲”,而是全校上下共谱的“交响乐”。国际教育不是“选答题”,而是我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全校上下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破局,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聚力攻坚,把“国际化”从口号变成口碑,从规划变成现实,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共同书写重外院面向未来发展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