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为提高我校全体师生“反诈防诈”安全意识,2022年6月15日,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各年级组织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
诈骗手段名目繁多、日新月异、花样翻新。此次“防诈骗”教育班会紧紧围绕“全社会反诈”新格局,针对学校易受骗群体的实际情况,以线上精准宣传结合线下精准预警的模式,通过集中宣讲、警示教育、APP下载、线上知识竞答、才艺比拼、组建反诈志愿者队伍点对点工作等方式,对学校师生员工进行反诈宣传及反诈能力培训,让同学们明白预防诈骗的重要性,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谨防上当受骗。从而全面提升师生员工识骗防骗意识和水平。
网络诈骗形式花样繁多:
(一)利用QQ,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
(二)电话冒充领导,家人,朋友等等。
(三)冒充司法人员,公安机关等等。
(四)刷单类的诈骗。
(五)代办信用卡,贷款类的诈骗。
(六)网络交友诈骗,投资诈骗。
(七)中奖需要交钱,补助,退税的诈骗。
(八)冒充淘宝客服、快递客服退款。
日常生活中的诈骗五花八门,例如兼职诈骗、校园贷诈骗、信用卡诈骗、保险诈骗、集资诈骗、传销等。
学校采取多种宣传模式致力于营造“无诈校园”:
(一)营造“无诈校园”活动氛围。利用学校网站、微信、校园广播、标语、LED显示屏等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和载体,开展多种宣传教育活动,并指导各二级学院组织演讲、小品、歌曲、舞蹈、短视频制作等多种形式的反诈主题宣传活动,评比选出优秀的反诈宣传能手,激励更多师生积极投身反诈宣传活动,营造“无诈校园”浓厚氛围。
(二)开展防骗反诈课堂教育。联系公安机关和反诈中心,邀请警官、专家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反诈课程并领取线上电子版课本。
(三)组织扫码答题学习。将“校园防骗码”的推广码推送到班级群内,学生通过扫码回答反诈测试题获得与自己防骗能力相匹配的“校园防骗码”,同时领取免费的校园防骗险。
(四)建立反诈志愿者队伍。团委牵头,教务处、学生处配合,各二级学院参加,组建反诈志愿者队伍,“定时、定点、定形式内容”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谨防诈骗同学们亦要牢记三个基本原则:
(一)理性原则——遇事不慌、克服恐惧、沉着应对。
(二)控欲原则——战胜诱惑、不捡便宜、不走捷径不贪便宜、不耍小聪明走捷径。
(三)“三不要”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
是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心,避免电信诈骗。遇到未知链接不要去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及家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一旦发现被骗不得隐瞒,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只要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就能够防止上当受骗。望我院学子心清眼良少上当,深刻认识“防诈骗”的重要性。
时刻切记不贪占,诈骗诡记玩不转。
火急火燎赶时间,勿上黑车辟蹊径。
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诈骗手段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陌生信息不要理,以防害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