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今天是: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中文大讲堂|第三十六讲“尖音”的滥觞与流变
发布时间:2024-06-11 08:25 作者:国教院 点击率:

探尖音流变,品语言魅力。2024年6月6日15时,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中文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十六讲“‘尖音’的滥觞与流变”于渝北校区教学楼第一阶梯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特邀西南大学文学院高廉平教授主讲,由米琳琳老师主持,我院百余名学生到场学习。

1.jpg

2.jpg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高廉平教授先用一段精彩的绕口令跟现场同学进行互动,由此引入“尖音”这一讲座主题。高教授指出:汉语是方言分歧最大的语言之一。在现代汉语中,尖音的泛化是一个涉及语音学、方言研究以及语言教学等多个领域的现象。紧接着,高教授引经据典,根据时间线带领同学们分析了十八世纪、民国时期、建国初期等时期“尖音”的流变情况。8590am发现海洋财富方言学意义上尖团音的特点,高教授指出,在方言学意义上,“尖团”是指汉语中特定的声母和韵母组合现象。具体来说,尖音涉及到汉语拼音的z、c、s声母与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的组合,而团音则涉及j、q、x声母与同样的韵母组合。在方言中,尖团音的区分程度各不相同,这不仅反映了地理方言的特色,还蕴含着语音演变的历史轨迹。

3.jpg

随后,高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京剧唱腔里的尖团字和上口音。在京剧中有两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分别是“尖团字”和“上口音”。“尖团字”是指那些在普通话中以j、q、x为声母,而在京剧唱念中变为z、c、s声母的字。这种变化让这些字音听起来像是舌尖发音,因此被称为“尖字”。而声母不变,仍保持j、q、x发音的字则称为“团字”。尖团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声母的变化上,而且这些字的韵母或韵头必须是i或ü,即齐齿呼或撮口呼。“上口字”则涵盖了更广泛的语音现象,它包括了古音、方言等在内的各种与普通话声、韵不同的字音。

4.jpg

最后,高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在普通话规范意义上的“尖音”并带领同学们做了相关的语言训练。他强调,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和认识“尖音”这一语言现象,在普通话训练上面,我们要尽可能去克服,但当其作为独特的地方文化和语言现象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并保护。

5.jpg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尖音”的泛化、方言学意义上的“尖团”现象、京剧唱腔里的上口字和尖团字、普通话规范意义上的“尖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汉语语音的特点。希望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音韵特性,为维护汉语的传统美感和文化特色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