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学习中华才艺,传播中国文化。2024年10月31日9时30分,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中文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十七讲于渝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特邀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漆亿教授开展题为“专业标准视域下的中华才艺类课程建设与设计”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冉雪乐老师主持,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百余名学生到场学习。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门跨文化交流的学科,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22年颁发的《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国际中文教师培养、能力评价及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也为中华才艺类课程建设提供了准则。基于新教师标准的要求对标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中华才艺课程的重构设计可以更有效地构建课程内容,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最大可能。漆教授从中华才艺课程内涵及意义、中华才艺课程与新教师标准、中华才艺课程建设、中华才艺课程设计四个方面对中华才艺课程建设进行了详细解读。
漆教授谈到:“中华才艺课程设计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设计理念,二是如何操作。”漆教授还针对新教师标准相关要点以及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分级认定规范进行解读,新标准对中华才艺的新要求重视文化实践的组织活动,其内容包括琴棋书画、剪纸、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及非遗项目。漆教授重点强调了“中华才艺课程不仅仅只是教技能,而是加强与语言文化的链接”。在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分级认定规范中漆教授主要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等方面对中华才艺课程设计方面的知识进行解释。讲座最后漆教授生动细致地介绍了我国的剪纸文化和茶艺文化并展示相关示例图片。
通过本次讲座,我院学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千年文明传承不易,愿我院学子接过传承的接力棒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