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今天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悲悯与高尚:余华《活着》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13 15:08 作者: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点击率:

  2021年10月12日,14时30分至16时30分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于渝北校区第五阶梯教室举行“悲悯与高尚:余华《活着》的意义”学术讲座。此次主讲人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邓齐平教授。

  讲座开始之初,邓齐平教授向同学们讲解了《活着》这本书的人物与结构,随后直奔主题,以余华书中经典语句向大家讲述悲悯即高尚:温润宽广的胸襟。邓教授以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大致了解了《活着》的结构与主题。最后,邓教授深化讲解主题,结合专业知识、专业所需、文学发展及现实生活为同学们剖析了《活着》的文学史意义,即对宏大叙事的颠覆、对概念化写作的颠覆和对读者接受群体的颠覆,带领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理性分析现实生活问题,感受时代的发展变化,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学习中国文学,发扬中华文化。

  正如《活着》中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福贵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生存的意义就是活着,就是忍受生活所带来的痛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扛起时代的大旗,担当着中国前行的先锋,更应该用淡泊与坚韧的人生态度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用实际行动去诠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