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纹样艺术研究所
重庆纹样艺术研究所
简介及研究方向:
重庆纹样艺术研究所成立于2020年1月,依托于艺术学院,以中国传统纹样、区域民族特色纹样、文物素材为研究对象,兼顾服装时尚产品创新设计,专注于纹样的创造性转化和时尚化运用。适应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叉发展需求,推动教学科研协调发展,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智库功能、对外学术交流的多功能为一体的科研机构。
重庆纹样艺术研究所坚持学术研究为导向,通过整合校内外专业种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地域和人才优势,梳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纹样和世界文物遗产大足石刻的文物元素、形成纹样数据库,并将纹样与服装、服饰等时尚消费品融合创新,进行前瞻性地研究,争取以有特色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
成员组成:
目前,研究所科研团队由校内外专兼职12名成员,其中副教授2名,博士研究生1名,艺术设计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团队负责人黄子棉副教授为“双师”型资深科研人员,重庆市首届十佳服装设计师,王建娜副教授兼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政府纺织服装专业首席专家工作室核心成员、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秘书长。耿德法博士现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师,曾颖讲师为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另外何煦和余光罕为艺术学院资深教师。
科研成果:
自纹样艺术研究所成立以来,教学科研成果丰硕。2020年承担重庆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科学技术项目1项,教改项目2项,2021年承担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1项,2022年承担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重点项目1项,教改项目1项。团队成员曾在省部级专业赛事上获得金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2项,指导学生获等级奖3项,发表论文5篇。
研究所学术交流活跃。自成立之日起,曾参加重庆市服装设计师协会、重庆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教育协会主办的学术交流、高峰论坛9次,并引进重庆市优秀服装设计师、重庆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纹样、时尚设计研究者进行深入地交流与互访。
重庆纹样艺术研究所近期的工作重点:继续完善现有项目的研究,争取早日结项;在项目平台建设方面力争取得突破;对外交流方面继续加深广度和深度;继续拓展社会服务项目。计划完成省级项目的申报1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1项,学术论文1篇。主要措施为:继续与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等单位合作,建设基地、搭建平台;组织1-2次行业内的高水平学术交流;以项目研究为契机,继续加强理论建设;合理使用项目经费,提升项目质量;加强学校职能部门、艺术学院、研究所的三级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