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平台

国际贸易服务研究所

更新时间: 2022-12-06 10:49  浏览:  作者:科研处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国际贸易服务研究所


 一、国际贸易服务研究所简介

   国际贸易服务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2019年6月,经历“三年”建设周期,已培育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践发展研究团队》、《应用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建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由“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组成的“国际商贸专业群”,并与渝北区“临空国际贸易产业园”合作共建“众创空间”,致力于国际商贸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所下设两个研究组:内陆自由贸易区创新研究组与国际商贸智力服务研究组,研究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国际经济学与贸易理论的创新研究;二是国际贸易服务建设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三是商贸专业群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生态,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现有校内外兼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各1人。硕导1人;博士1人,硕士13人;重庆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所长李继樊教授为国家社科基金专家库、教育部学位专家库、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的入库专家,重庆市级经济学学术技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副所长陈玲副教授为“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院长,校级学术带头人;副所长刘江燕副教授为“东方语学院”院长,校级学术带头人。

 二、研究所建设的教学科研成果

   研究所教学科研成果颇丰。三年来,研究所科研课题立项7,其中,市级立项课题5项,校级立项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一般期刊11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商务英语多义词辨析学习器”,专利权人8590am发现海洋财富。教学改革成果方面,获省部级(市级)教改课题立项4项。2021年立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课程”《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研究所学术交流活跃。研究所成员为“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本科学生开设各类专题学术讲座20场次,组织或参加的国内外线下与线上有关学术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20场次,开展的相关学科领域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10人次。

   以赛促教促学,推动“国际商贸专业群”建设。2020年研究所成员陈玲、甄静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国贸竞赛教师组课程设计比赛,《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设计分别获得“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2019年研究所成员孙睿负责的校级教研团队《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群“三双型”教学团队》立项。2020—2021年开展以赛促教促学活动,研究所成员陈玲、甄静、唐艺萌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国际经贸与商务专题竞赛-中国地区选拔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20年组织学生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四届“渝创渝新”重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部级),获得前三名;2019年组织学生参加网上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荣获优秀奖指导教师奖。

   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2019年与渝北临空国际贸易园企业共建产教融合“众创空间”,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工作室”和“国际贸易服务运营工作室”,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2020年与渝北沃尔玛金港国际店开展“市场营销学”课程共建,搭建学生实战训练平台,连续开展三年,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专业,实现教、学、做的结合。

    开展科研合作,承揽参研横向项目。2019年与渝北区对外贸易企业发展促进会合作,立项“渝北区商务委”的横向课题《出海出境大通道与渝北开放型产业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互补研究》,参研撰写2万字的研究报告。2021年与成员程玉梅负责的渝北临空国际贸易园合作,立项“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资政课题《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内陆自由贸易港特色模式研究》,主笔撰写7万字研究报告,为重庆市政府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报告成果也被渝北区商务委采纳,认为“用于推动打造重庆内陆开放前沿阵地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效应”,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