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
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
1.成立时间及研究方向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成立于2024年10月。本机构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大板块:(1)中国语言与文字国际传播研究;(2)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3)中国民俗(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节庆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本机构研究内容的展开可以为重庆市乃至西南各省区与东盟、南亚、非洲等地区(包括但不仅限于这些国家/地区)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有益的咨询与意见,促进文化互鉴、民心互通,为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重要智力支持,进一步拓宽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的领域,提升对外交流合作的深度,扩大学校的海外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依托本机构的研究平台,在对外交流合作中,促进机构成员开拓学术视野,拓宽学术路径,借鉴有益经验,进一步催生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课题,不断提升研究的综合水平。
2.成员组成
科研机构负责人:朱丽娟(副教授)
成员:
谭代龙,男,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佛经文献语言和汉语历史词汇学的研究。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项目3项,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50余篇。
李代丽,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院级教改课题1项。在《中国成人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文章5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教研科研论文数篇。
隆莺芷,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文献、敦煌文献。在《求索》等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文章2篇,在国际学术会议论坛等公开发表论文2篇,已出版专著1部,待出版1部。
任博麟,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主持市级本科一流课程一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教研科研论文数篇。
吴志亮,男,硕士研究生,讲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数篇。
尹旖,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先秦文学。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编写教材1部。发表科研论文数篇。
季芳,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校级科研课题1项。在《新闻爱好者》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文章1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教研科研论文数篇。
贾彬,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重庆市写作学会会员,大学语文学会会员。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校级课题项目多项。在本科学报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3篇,主编教材2部,参撰学术专著1部,诗歌创作曾发表在《天涯》等文学期刊。曾获校级“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校级微课、讲课、说课等比赛一二三等奖。
马春玲,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发表学术论文3篇,报纸刊登文章2篇。
陈超,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在《文学艺术周刊》《名家名作》等期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数篇。
黄婷,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美学。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篇。
朱丽卉,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篇。
钟琳,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