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2022年10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周末理论大讲堂第101讲。中央马工程咨询委员、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指委主任颜晓峰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件使用作辅导报告。
学习心得
蔡静副教授
通过聆听颜晓峰教授所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件使用辅导的细致讲授,对将二十大精神及时融入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领悟。主要包括:一是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十年我国所取得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尤其是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两个确立”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择,也是取得十八大以来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领悟“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二是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以及对“六个必须坚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今后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牢牢把握并始终坚持这些基本点,进而深入体会到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曹舒璇副教授
认真聆听了天津大学颜晓峰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件使用作的辅导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国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把握这五个方面的特征,也就能把握它的特殊性,也就能理解它的比较优势,进而在课堂上切实讲准讲透讲深讲活二十大精神。
张静副教授
学习颜晓峰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件使用辅导报告,深受启发。颜晓峰教授讲解的思想性、方向性强,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扎实推进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提供了遵循和方法。认真学习理解报告的精神内涵,认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正确把握好报告的精神内涵,着力研究如何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战略谋划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责任在肩、使命重大,我们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的“六方面素养”、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要求,实施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探索教育创新思维,主动把教育、科技、人才紧密融合,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奋斗!
毕扬老师
此次学习对我的思想素质及最新理论的理解掌握有很大提升。二十大报告理论博大精深,立意高远,高屋建瓴地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反复领会。理论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不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政教师,首要任务是要学深悟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课堂教学中讲深、讲透、讲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带头学、深入学,做好思政教师的使命担当。要在思政教学中以身示范,并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尽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贯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淬炼初心,担当使命,以实际行动做好新时代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青春之小我贡献祖国美好未来。
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组织全体教师从周末理论大讲堂中汲取更多养分,进一步善用大讲堂这个良师益友,将研读经典,了解实践有机统一,不断在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等方面获得提升,更好担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
綦江校区: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学府路1号 | 渝北校区:重庆市渝北区龙石路18号 | 邮 编:401120 | 党政办公室:023-88790725、88790724 | 招生办公室:023-67138000、67138899
Copyright ©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 渝ICP备10200362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