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

更新时间:2024-05-16 10:59  浏览量:  来源:宣传部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题记: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在学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纷纷表示,将紧密围绕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外语外学院校园里,在实干担当中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工信力量!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岳兴懋:

4月22日到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总书记赋予重庆的战略定位和使命方向,深刻领会总书记对重庆高质量发展明确的四项重大任务,深刻领会把握总书记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指示新要求,主动对接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六个坚持”的重大部署。我们学校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结合当前学校发展实际,围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一重点任务,积极作为,对标对表落实各项工作举措,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实推动总书记殷殷嘱托在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发展中落地见效。

  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克勇: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亲临重庆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作为重庆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我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扎实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互鉴,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博采众长,统筹做好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我们将努力开创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不断为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党委宣传部部长曹瑜: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期间的重要讲话,为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第三次亲临重庆视察,为重庆带来了乘势而上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厚爱和关怀,倍受鼓励和振奋。作为高校宣传战线的一员,要不断践行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职责使命,认真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准确学习领会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明方向定位、担职责使命,以学促行,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市、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珲: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的消息让我深感振奋。总书记的考察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科技前沿的推动,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些都是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点。总书记强调,重庆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的综合枢纽,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这不仅突显了重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角色,也彰显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多样性和层次性。我们应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考察所强调的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将这些内容融入教学中,讲清楚、讲透彻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激励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院长陈玲: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征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要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中,向学生讲深讲透讲活现代化新重庆的发展故事。

  国际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菡: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和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开放型、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贡献我们的智慧。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教工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吴志亮: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为一名高校的党支部书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殷殷嘱托为基点,努力推进西部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加强价值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政教育,统筹校内外思政资源,用对用好数字化技术,做好“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发挥好教师党员的标杆示范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谱写贡献出微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何志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进入新时代,总书记先后三次专程莅渝考察,全过程、全时态、全方位精准把握重庆在国家级战略中的脉搏。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明晰,重庆处于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关键支点。总书记这次考察,三点一线,在物流园区,指出重庆肩负“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重任,在城市社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数字城市治理中心,强调“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这对重庆锚定“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战略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对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具有深远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戴诗琪: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指向明确、意义非凡,是我们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的指南针和压舱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更要牢记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坚持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在讲准讲活上下功夫、在落地落实上下功夫;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更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思政课堂上传承好红色基因、涵养好家国情怀;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更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鼓足干劲奋力谱写重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程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全力培养担当西部建设重任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音乐学院学工办主任张津:习近平总书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两地继续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首要任务和硬道理。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应做好西部计划、基层工作岗位、偏远艰苦地区岗位等宣传工作,调动广大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坚定信心,扎根基层,在西部建设需要的岗位上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西方语学院辅导员唐弋钮“总书记说一线工人的工作‘很有意义’,这对于我们一线工人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江彤心情格外激动,“作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扎实提升业务,撸起袖子加油干!”听完这段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作为一名青年辅导员,高校教师队伍的一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引导第一人,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心中有信仰,始终不动摇,不忘初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带动学生共同进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积极贡献力量!

  艺术学院辅导员张竹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就“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指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密切联系。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

  英语学院学生侯禹: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特别提到,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重庆潼南人,我对于家乡潼南的脱贫发展和建设深有感触。从2016年潼南脱贫摘帽,到后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程中,潼南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统筹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基层社会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另外,潼南拥有独特的川渝“桥头堡”区位优势,将高效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作为重外学子,我将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精神,通过语言桥梁,促进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为家乡建设和重庆建设贡献力量!

  东方语学院学生吴倩:“最美人间四月天,巴渝山水喜相逢”今年4月,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的家乡重庆,主动倾听、主动对接、主动服务、走访收集,倾听居民心声,将民生放在心上.对此,我深感自豪,自豪于有一位身体力行,将人民放在心上的国家领袖。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从习总书记身上汲取到了榜样的作用,学会了脚踏实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并给予我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的地方去为社会奋斗与贡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