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典型案例|音乐学院:“音乐+法治”浸润式育人”
发布时间:2024-11-29 17:49   作者:学生处   点击率:

案例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8590am发现海洋财富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音乐学院在开展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过程中,立足音乐专业学科基础,以美育人,探索“音乐+法治”浸润式育人模式,于十月中旬开展了《宪法伴我们成长》主题歌曲传唱活动,融合声乐、舞蹈专业优势,拍摄系列歌曲传唱视频,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全员浓厚学习氛围,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640 (2).jpg


案例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1126763880_16058364296781n.jpg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代中国对法治的重视和对一个美好的法治社会的期待前所未有。法治现代化是公民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其基本途径就是要帮助公民养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行为模式,促使公民确立规则至上的法治观念。法治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第一步是实现青年的现代化。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就是对时代呼声的积极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亦是美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引路,潜移默化地播撒美的种子,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强化美育育人实效,激励青年学生超越自我、勇敢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探索“音乐+法治”浸润式育人模式,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政实践育人全过程,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必将更好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育人举措

一是积极行动,精心策划。本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开展以来,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宪法法治教育的积极性,积极探索“音乐+法治”实践育人路径,力求将艺术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依托声乐、合唱、舞蹈等专业优势,通过录制《宪法伴我们成长》主题歌曲音频、组织合唱排练、编排手势舞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对宪法的维护和对法治的追求,从而实现法治教育与音乐专业实践有机融合、浸润学生心灵的目的。

640 (3).jpg

二是全员参与,营造氛围。除了剪辑完成三个《宪法伴我们成长》主题歌曲传唱系列视频以外,全院在校生自主参与“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完成“宪法知识”线上知识学习,覆盖率达100%;在此基础上,由院团总支牵头,进行校内宪法知识宣传和随机采访,进一步增强“尊宪、学宪、守宪、护宪”意识。

640 (4).jpg

此次探索充分发挥音乐学院音乐和舞蹈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实践平台,让音乐创作、表演与法治教育深度结合,舞蹈编排围绕宪法主题展开,提升学生在不同艺术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丰富了思政教育实践内容。


美育启示

 本次活动通过拍摄歌曲传唱视频,将宪法知识融入旋律之中,使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浸润学生心灵并埋下法治的种子,为成为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立足专业基础,发挥专业优势,探索更加契合音乐学科特点的“美育+思政+实践”协同育人新路径,从而实现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


(图文来源|音乐学院、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