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迸发灵感、裁剪布料、穿针引线……一针一线,悄然揭示了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以下简称重外院)学子对毕业创作时光的感悟与理解。聚光灯下,一件件靓丽的服装成为学校行走的文化符号,更是重外院交出的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4月28日,重庆解放碑十字金街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时尚设计创意大秀,这也是重外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0级毕业生期待值拉满的一场发布秀。
“秀场”的背后有什么成长小故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20级的老师与学子们有话说。
活动现场
王建娜:展现重外院设计新质生产力
王建娜是重外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这次发布秀,她全程参与其中,看到了同学们的全力付出,也感受到同学们挑灯夜战的艰辛。“这也从侧面映射出,学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的良苦用心。”
作品发布秀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成果展示的实践环节,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呈上自己的设计思考与探索成果,体验从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到理性系统的操作,在全流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都会在毕业时策划一场服装秀。与此前不同的是,今年是同学们第一次走出校门,走进大众视野。”为了给同学们更好的职业体验感,重外院举全校之力,对接协调落实执行此次发布秀,并在毕业作品方面全程跟踪指导,引导同学们把设计创新、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融入服装,以此表达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同时,专业老师们也在日常生活中对毕业生更加关心,在沟通交流中缓解大家的毕业压力。
这场发布秀既是重外院学子智慧和激情的体现,同时也是青春的美好记忆。活动成功收官,为2020级学子的大学四年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他们的人生旅途揭开了新的序幕。
王建娜在发布秀现场(右二)
李坤波:在团队协作中寻找进步与快乐
新中式风格作品《青女霜华》带着含蓄复古的风格上台时,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为了此次发布秀,作品作者李坤波做了精心准备。
对于服装设计,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创新的灵感从何而来?从大三下学期到现在,2020级毕业生们“加班”的时间很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创作,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地准备了一个工艺室,李坤波和同学们很长一段时间“蜗居”在这一方天地,享受服装制作带来的开心与满足。“我们每天都在工艺室,探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苦恼,分享生活、学习中的那些事儿。很充实,仿佛又回到了高三的日子。”
服装设计要让人眼前一亮,工艺设计要精益求精。“这次活动让我深刻领悟到学无止境的道理,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未来的工作中,我都将始终保持一颗渴求新知的心,以学无止境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挑战。”
李坤波在创作毕业设计
《青女霜华》
王鑫:我和我的作品都闪闪发光
“这次发布秀我们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准备了。”毕业生王鑫站在现场,十分感慨。提起这次毕业设计的创作历程,她表示繁琐、反复、艰辛、幸福。
当晚的秀场上,王鑫呈现了三套作品,灵感均来源于昆曲《游园惊梦》。原著中,主人翁杜丽娘以“情”为矛,冲破封建牢笼,用“情”铸甲,抵抗世俗枷锁。创作中,王鑫将其中一套服装设计为超大裙摆,成衣后效果本不错,可当时未考虑到模特走秀迈不开步子的客观问题,不得不将裙摆从中间分开,往上缝合,好在最终圆满交卷。
交谈间,王鑫透露像这样反复修改,“否定—创新—再否定”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但当设计的作品走出校门,出现在重庆地标建筑物解放碑前,出现在大众视野时,那些小插曲都化作了动力,推着她一步一步走向更明媚的前方。“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饶芷瑞,从筛选颜色、选择面料、画草图,到舞台呈现,她一直在。”这次发布秀,王鑫的设计被评为了优秀作品,她说,荣誉榜上不光有她的努力,还有饶老师重要的一笔。
发布会现场,聚光灯下,王鑫和她的作品,都在闪闪发光。
王鑫在创作毕业设计
《游园惊梦》发布秀现场
杨斯杰:在一次次实践中争当“多面手”
发布秀当天,毕业生杨斯杰起了个大早,凌晨5点就跟随带队老师前往活动现场。他不仅要检8590am发现海洋财富自己的作品,还要拿着相机穿梭在现场的每个角落,记录同学们的精彩瞬间。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王建娜说,这次活动,杨斯杰是老师的得力干将,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装设计能力、拍摄技巧的显著提升。“这是实践赋予他的机会,更是学校为学子提供专业水平展示的平台。”
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作品展示机会并不多,因此,杨斯杰倍加珍惜此次发布秀。当他的作品《行星者》登上舞台时,杨斯杰早早选好机位,按下快门,记录下这高光时刻。同时杨斯杰还透露,《行星者》入围了第四届“智博杯”中国(重庆)工业设计大赛服装创意创新设计单项赛。
《行星者》发布秀现场
(转载自:上游新闻 文/孟锐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