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图案之美:解锁艺术鉴赏与实践的钥匙美育公选课《图案艺术鉴赏与实践》 课程汇报
发布时间:2024-12-24 09:25 作者:艺术学院 点击率: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图案艺术鉴赏与实践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开课学期:2024-2025-1


2.课程目标:

本次图案艺术鉴赏与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手绘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绘制图案,体会图案艺术之美,为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政目标:

《图案艺术鉴赏与实践》是一门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公共美育选修课,旨在为非艺术背景的学生提供一个接触、了解和欣赏图案艺术的平台,同时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能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审美素养,同时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希望能够在艺术氛围浓厚的课堂上传递正能量,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德、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新时代青年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感。


专业教学目标:

掌握基础:了解图案的历史及发展脉络,理解图案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元素与构图原则等原理。

实践技能:通过基础的图案临摹、分析构图、拆解图案色彩组成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图案绘制能力。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图案绘制中融入个人创意,培养独特的视觉表达与审美观念。


3.课程内容与组织实施:


1-2:图案历史发展及图案基础知识

图案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从原始社会的图腾与洞穴岩画,到夏商周的青铜器图案,再到唐宋元明清的繁复图案,图案艺术历经千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在课程中,运用了形式分析、文化解读和象征意义挖掘等方法。形式分析关注图案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文化解读则是探究图案背后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象征意义挖掘则是揭露图案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让学生深入理解到何为图案的美。




3-4:寻找美的规律——优秀图案临摹

课堂上老师展示了大量的中外优秀图案,并对其进行了解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西方古典图案的繁华和现代图案的简约,也体会到了东方美学的魅力,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开始仔细观察这些图案的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细节,尝试从中发现美的规律。随后,学生们选取一幅自己心仪的图案进行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如何将对称、平衡、节奏等原则融入到自己的图案设计中,从而创作出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还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图案设计能力,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6:美学思维发散——图案创作知识

通过前面部分的学习,同学们欣赏到了图案穿越时空的美的永恒性,并根据美学规律挖掘并临摹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在此部分,教师通过总结前半部分的知识要点,收集当代语境下图案的创新与应用,带领同学们学习如何进行图案的联想与创作。从分析优秀的图案创作作品入手,将创作知识分为装饰图案的创作思维、画面构成、造型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讲解,学生理解了类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等思维手段;水平与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中心式构图等构成方法;简化概括、夸张美化、联想造型、象征寓意、纹饰添加等造型方法知识。形成有知识框架、有思考空间、有师生互动、有相互启发的沉浸式美育课堂。深化了前部分课程成果的同时,为后面图案艺术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7-8成果交流


许昀心 20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余金萍 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秦艺丽 2022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张桂英 2023级 英语(教育)

甘芸川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郭珊睿 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邹子怡 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李滨兵 2023级新闻学专业


任利莎 2022级美术学专业



田妮 2022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邬叡 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秦霜 202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4.课程创新:

一、艺术与文化的碰撞

本课程通过中西方图案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例如,中国的龙凤图案传递了吉祥与尊贵的寓意,而西方的雕刻纹样则体现了写实主义的艺术精髓。这些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还帮助他们在文化交融中加深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二、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教师团队在课程中融入了丰富的实践内容,例如:从皮影、刺绣、染织、年画、风筝、泥塑、布偶、面具中找到合适的图案进行黑白线稿的临摹绘制,再到“黑白图案结合色彩实验”等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图案设计基本技巧的掌握,还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欣赏美,培养了对艺术的观察力和热爱。


5.课程反思:

 图案艺术鉴赏与实践课是一门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公共美育选修课,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图案艺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图案的历史与发展脉络,并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元素和构图原则。在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图案临摹、色彩拆解、构图分析等训练,逐步提高了绘制技能。此外,大部分学生在期末作品中展示了个人创新能力,能够结合个人创意完成较高质量的图案设计,这说明他们的创新思维有了明显提升。

 在教学中融入了美育和思政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图案艺术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课堂中以中国传统图案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华文化的美学特质,并结合当代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从课堂反馈和学生讨论来看,他们对艺术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强调动手实践。例如,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在实践环节则注重引导学生从临摹到创新的能力过渡。学生反馈认为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然而,部分学生反映由于没有艺术基础,在初期的实践环节中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学设计可以更加细化分层,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分级任务,进一步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感。

 这门课不仅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了技能和审美素养,也通过课程思政目标的融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尽管课程仍有改进空间,但学生的积极反馈和高质量的作品证明了这门课程的教育意义。未来,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效果,让更多学生在艺术中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