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3月20日中午,音乐学院召开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华余、学工办主任张津、本(专)科生辅导员侯春丽、吴璨、向云霞、常婧逸,以及各民族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张津主持。
会议伊始,学工办主任张津首先介绍了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的总体情况。音乐学院现有在校生1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共计165人,占全院总人数的11.8%,涵盖了苗族、土家族、白族、布依族、壮族、仡佬族、藏族、回族、彝族、畲族等1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是音乐学院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和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更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骨干代表,活跃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各方面,为音乐学院的发展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随后,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学院四个年级的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依次介绍、交流了自己的个人情况,从民族风俗、学习生活、校园活动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同时也针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和学院的关怀表达了感恩之情,对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表示由衷地感谢。
最后,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华余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对大家提出了几点希望:
一、要在政治上做个明白人、可靠人,坚持“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切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希望同学们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要尽早确立人生目标,利用好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参加社团,融入学校各项活动,提升专业水平,重视身心健康,发挥音乐特长,做有责任有担当的奋斗者;
三、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自信自立自强,勤奋踏实学习,勇于挑战,高标准要求自己,致力成为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此次座谈会增进了学院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深层次、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音乐学院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