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下午,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效,强化青年责任担当,加强党建引领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引导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周,国际传媒学院党总支组织员易倩文、学生二支部书书记邹宪、三支部书记邓薇以及辅导员代表胡慧带领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代表走进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旧址和歌乐山烈士陵园,开展本次“传承红岩精神 奋进时代征程”红色教育党建实践研学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学习领悟红岩精神,活动结束后各个支部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站党员同志们来到了白公馆,站在放风坝上,讲解员为同志们介绍了白公馆的历史由来,随后讲述了英勇少年小萝卜头的故事。同志们认真听完讲解后,自行参观了白公馆。同志们纷纷表示我们享受着前辈先烈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和平生活,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红岩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定信仰,勇于担当。
第二站党员同志们走进渣滓洞,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同志们清晰了解到渣滓洞的来历,听到了巾帼英雄江姐的故事。革命烈士们用无畏的革命意志、坚定的理想信念筑起了中国革命坚如磐石的精神统一战线。同学们深受鼓舞,他们表示作为新青年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唯有坚定信仰、强大意志才能支撑我们走过黑暗,迎接光明。
第三站党员同志们前往了歌乐山烈士陵园进行献花和悼念。在主持人李潇霄同志的导入中,我们再次对“一一·二七”事件有了更为深刻的感触。随后,每一位党员同志分别走上前去敬献鲜花,鞠躬致敬。接着,在易倩文老师的带领下,45名党员同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再次重温入党誓词。
在活动的最后,国际传媒学院组织员兼学生一支部书记易倩文同志进行了整个活动的总结,首先她感谢了同志们的积极参与,随后她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最后她鼓励同志们传承红岩精神,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筑牢理想信念之机,奋发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让青春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上发光发彩。
红色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各个支部的党员同志和积极分子代表也深受鼓舞和启发,纷纷发表了心得和感悟。
国际传媒学院学生一支部中共预备党员肖宇表示,“这是我第二次到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上次来到这儿是今年的6月份,当时也是跟随学校组织部进行党建研学活动,这次时隔5个月再次来到这儿,也有不同的感受,有了新的身份,也有了新的收获。新的身份是,我目前是国际传媒学院学生一支部的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新的收获是,进一步深入学习了红岩精神的内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共产党员、革命战士伟大的斗争精神与政治智慧,我将进一步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我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
国际传媒学院学生一支部入党积极分子李宗雨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国际传媒学院学生二支部中共党员黄道可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弘扬红岩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际传媒学院学生三支部中共党员郑嘉怡表示,“这次研学让我受益匪浅,看到那些历史文物和他们使用过的东西甚至刑具和雕塑,我觉得不仅仅是让我们对历史追溯的一种方式,更是我们思想和感悟的一个过程,我们一步一步的踏进这个红色的土地,首先有个地方中间有党、国、军、团、队五面鲜红的旗帜,那种庄严肃静的气氛让我沉思,烈士墓有三百多名烈士埋葬于此,很多照片都没有留下,让人肃然起敬,而且这些伟人,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献身,让我倍感自豪和无尽的敬意,深深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伟大和重要性,我们应该将红色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然后发扬他的精神内涵,将它传承下去。”
国际传媒学院学生四支部中共党员蒋诗琦表示,“红色研学之旅,更像是一次身心灵的洗礼。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