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5月3日上午10:30,英语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走进重庆1949大剧院,观看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开展“弘扬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该剧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被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志士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在狱中饱受酷刑折磨,宁死不屈,忠于共产主义信仰的情景。通过演出充分展现了穿插在其中的骨肉亲情、家国情怀。红岩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典型,是中华民族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重大转折时期,以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所辖地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实际中,锤炼出的伟大革命精神,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新时代,学习和弘扬伟大红岩精神,对培养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任务,增强砥砺奋进本领,汇聚复兴磅礴伟力具有深远意义。
在现场,伴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效果、不断变化的舞台视角、熟悉而怀旧的老重庆建筑,巧夺天工的将科技与历史巧妙结合,精彩演绎出革命先辈与反革命势力殊死搏斗的宏大场面。其中,围绕不同信仰抉择而展开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为在场党员同志们提供了一次身临其境的党史教育学习体验。在泪点和燃点齐飞过程中,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受到红岩精神所体现出的“善处逆境,宁难不苟”英雄气概和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今昔对比之下,纷纷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英语学院教工三支部书记杨倩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狱中共产党员金秀,为了孩子,为了战友,做出了坚守信仰的抉择,为的就是让无数个孩子看到光明的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翱翔在自由的蓝天。还有林子杰等革命志士,他们为了新中国、为了黑暗中的那一线光明,用自己孱弱的身躯、不挠的意志,坚持不懈地与敌人周旋,最终战胜冰冷的脚镣、手铐、烙铁、皮鞭、竹签、老虎凳,让星星之火变作夺目的辉煌。身陷囹吾的先烈们冒着生命危险缝制的象征着革命胜利的“狱中红旗”,高唱着新中国的国歌,畅谈着明天的美好生活。他们虽然倒在了屠杀的枪声中,但他们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生生不息。
演出高度体现了红岩精神,是革命党人在歌乐山麓、嘉陵江畔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用生命与热血锤炼的崇高革命精神。血染红岩,今天的国泰民安,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当年的血与火,当年的汗与累,它为我们的灵魂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让我们在平淡面前仍不忘当年的革命情怀。
英语学院学生三支部书记曾津
该剧从不同的故事线讲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通过沉浸式的体观看,我领会到了林家三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矛盾纠葛和家国情怀;了解到了以金秀为代表的,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民主人士,在狱中坚贞不屈,忠诚信仰的共产主义信念;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为了狱中幸存的孩子,不畏艰辛,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品质。它震撼的舞台表演,沉浸的体验经历,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红岩精神。一个个感人心魄的英雄故事,一幕幕殊死搏斗的英勇场景,一声声撞击心扉的自由呐喊,尽展重庆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和坚定信仰,令我不禁肃然起敬。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作为一名学生支部书记,我会始终牢记“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牢,围绕“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培育爱国爱党、竭力服务人民的优秀人才”的教育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语学院辅导员 张照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渣滓洞、白公馆、“11.27”、红岩精神从小就深入吾心,无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每每听到他们的故事都感动满怀。今天又重温了这样一段苦难但坚守着并向着光明的历史,剧目以更为广阔的时空维度全新演绎了“红岩经典”,用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同一时间内,多维度展现了不同的叙事场景,给我们极具震撼的沉浸式体验和全面立体的感官冲击,让我们又一次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剧目开场已让我心潮感慨,情绪随着故事的深入和演员的演绎以及360度身临其境的舞台体验,回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庆。一次又一次,忍不住落泪。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仰,永远地倒在了黎明前的那一刻。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真的来之不易,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咬牙坚持!
英语学院辅导员冉洪玉
一场大剧落下帷幕,红岩精神里“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的铮铮誓言却愈发响亮、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奋斗史诗也愈发清晰。我何其荣幸在重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学习,在烈士们鲜血流尽前歌颂的阳光与自由中生活。今日我们所能享受到的所有物质生活,是祖国不断强大的证明,也是我们接过复兴旗帜的激励,作为共产党员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他们信仰的烈火永远在黎明前熊熊燃烧,我们理想的丰碑更要在骄阳下巍然矗立。
英语学院教师党员殷仕莲
坚守信念、不肯签下自白书的林子杰;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将爱情深埋心底的张云霞;面对孩子和战友、守护信念从容就义的金凤、负伤跑步前进、争分夺秒营救战友的林子豪......他们的坚持,他们对信念的执着、对祖国的真爱,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了信念,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我们定当珍惜。让我们替他们把这人间的自由和美好,好好拥抱!
英语学院教师党员朱敏
八十分钟的精彩演出,让每名党员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升华,剧中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勇气、坚定不悔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深深触动着大家。千行热泪烟悄过,几室嶙峋恨更深。刑讯不屈名志士,岗楼枉锁铁忠魂。任凭蒋匪多凶暴,革命先驱日已晨。
革命先烈们为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了后辈们的坦途大道,义无反顾,不怕牺牲,在革命即将胜利之时,他们却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但他们却没有任何悲痛,而是饱含希望的泪水,用自己坚毅不倒的身躯,将后辈们、将中国人民推向了新的美好生活。
我们新一代的共产党员,要接好先辈们手中的红色接力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发挥自己的激情和热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的奋进。
英语学院教师党员杨竹
总的来说,重庆1949舞台剧是一部富有感染力的历史题材巨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让观众进行了一场感性的历史之旅。《重庆.1949》讲述了“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故事,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并与重庆人民一起保卫城市的宏大场景,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全新演绎了红岩经典。在我看来它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舞台剧作品,更是一堂立体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我认为,观看这样一部讲述改编自本土真实故事的红色舞台剧演出,既是一次学习,也是一种激励。
长风浩荡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使命如磐,责任在肩,怀揣着教育的初心,英语学院全体党员必将在继承和发扬红岩革命精神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蓄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