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3个案例获评为重庆市“大思政课”建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近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2023年重庆市“大思政课”建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征集评选结果通报》,我校3个案例被评为重庆市“大思政课”建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长期以来重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发力、协同育人,此次获评既是我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我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在校外实践基地协同育人,共促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大思政”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获奖案例简介
案例名称:传承文明,涵养心灵——构筑高质量“双线并行—三阶五步”《中国文化概论》(英)思政育人课程
主持人: 英语学院 王梦钰
申报类型:课程文化浸润
案例概要:《中国文化概论(英文)》大思政课建设旨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双线并行—三阶五步”是指在思政育人课程中,采用双线并行的教学方式,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同时采用了三阶五步的教学方法,即依托课程内容,以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为目标,分为“先导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并在过程中进行“导入、感悟、拓展、体验、回顾”等五个教学步骤,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传承中华文明,涵养学生的心灵。
案例名称:实践育人:思政教育融入重庆非遗文化国际传播
主持人: 国际传媒学院 杨莉
申报类型:校外实践基地文化特色项目
案例概要: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与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于2019年共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合作进行非遗内容生产,并在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的平台上进行海外推广,产生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本案例基于该实践项目,将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向结合,更新育人理念,充分挖掘重庆非遗文化资源,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将实践育人、文化育人融入到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中,注重展现重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引导学生从城市国际传播角度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传播力。
爱国•爱城•爱学习—文创产品设计教学案例
主持人: 国际传媒学院 邹娟
申报类型:课程文化浸润
案例概要:本案例以“思政育人+文化育人+设计育人”为课程教学思路,以“寓教于乐”为实施理念。在案例设计中,以学习强国的文创产品设计为媒介,以重庆地域文化为背景,融合国潮风格、川剧和山城元素,致力于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思政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通过将文创产品设计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实现了学科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文创产品的制作不仅仅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国家、城市和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思政课程的价值导向。
感谢各位获奖老师提供的案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