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教务动态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2024年本科教学工作十大亮点

更新时间:2025-01-14 10:32 作者:教务处 点击: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china)公司-官方网站

2024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奋力谱写重外院教育发展新篇章。

一、铸魂育人守初心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cb0e8ccab23c511bd814d26f0a627cc.png

1161c670953f61cd6982dd5f1c2f6ce.png

f9fc69eee66df72fddcde0925647d61.jpg

39bf01205a15a812209544ffe2b7840.png

2024年,获评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特等奖4项;重庆市第四届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重庆市“大思政课”建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3项;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优秀案例1项;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理解当代中国”组全国复赛一等奖1项;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奖项1项;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奖项3项。

二、制度优化立新规

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学校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制定、修订《8590am发现海洋财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8590am发现海洋财富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8590am发现海洋财富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一流本科专业遴选管理办法(试行)》《8590am发现海洋财富一流本科课程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等22项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流程和标准,有效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专业建设强内涵

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紧扣“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化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摄影与制作2个新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备案和审批;网络与新媒体技术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完成数字经济、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新专业申报工作;顺利通过中英联合培养项目英国QAA(Quality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专业认证;遴选出9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根据OBE成果导向机制,评定完成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布局,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课程建设促转型

借助人工智能、知识图谱、虚拟仿真等技术,重构课程体系,优先支持专业核心课程、多学科融合型课程与产教融合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国际新闻报道实务》获批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新建《西班牙语口译》《广告学概论》等7门优质线上课程;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申报的《未来社区的历史逻辑虚拟仿真试验系统V1.0》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与华龙网共建《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荣获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三等奖;遴选出17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五、课堂教学夯基础

不断夯实课堂教学基础,全面提升本科课堂教学质量。

2024年,我校196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5篇毕业论文(设计)获评2024年重庆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加强“鹏程班”“博睿班”与“国际班”建设;新开设“鸿蒙班”“志远班”与“领航班”等创新实验班;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交流大赛;开展“教学实践周”系列活动;新建嵌入式人工智能开发实验室、产品创新设计实训室,赋能课堂教学。

六、教学研究提质量

依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深耕教学研究,推进本科教学提质增效。

“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与运行模式研究”等7个项目获批2024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AIGC赋能高校外语课堂实践运用与研究”获批市级教改“大语言模型外语教学与研究应用”专项项目;10项市级教改项目顺利结项;通过第九批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期考核;完成2024年校级教学团队立项、结项工作,11个教学团队获批立项、6个团队顺利结项;立项校级教改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2项;教师教学改革论文荣获市级奖项2项。

七、智慧管理增实效

围绕“以师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继续加强超星一平三端线上教学平台建设;确保以强智教务管理系统为主体的课时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成绩录入系统的平稳运行;积极对接“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教学质量工程平台、知识图谱型智能教学应用系统、课程思政平台投入使用,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八、学科竞赛展风采

推动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学生学科竞赛有序发展,完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教师在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教集团第六届教学技能交流活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重庆市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等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省部级奖项100余项。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00余项。在第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重庆市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等工科类赛事中荣获佳绩,取得突破。

九、产教融合共发展

积极拓展专业发展空间,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华龙融媒体产业学院的基础上,推进外语类专业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建国际人才培养产业学院;艺术类专业与重庆市服装师协会共建时尚设计产业学院;工科类专业筹建华为鸿蒙产业学院。与上游新闻、重庆外商服务有限公司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环大学实习实训基地,与渝北区南方玫瑰城小学、綦江区陵园小学等共建教育实践基地。

十、服务社会显担当

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与綦江区人民政府签订高校与区县政府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与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等8所院校合作成立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法语专业委员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作品亮相解放碑,赢得广泛赞誉;荣获第62届高博会“优秀组织奖”,是重庆高校中唯一获奖的民办院校。